搖滾歌手出身的林昶佐Freddy,曾是重金屬的閃靈樂團主唱,唱腔以嘶吼黑嗓為特色,被賴清德政府任命為駐芬蘭大使,掀起滿城風雨。有音樂人戲謔地說,那麼就應該派搖滾歌手伍佰出任駐挪威大使,因為伍佰唱過〈挪威的森林〉,比兩個「二百五」的林昶佐,還有正當性多了。
那裡湖面總是澄清:「音樂外交」浪漫想像
高層安排林昶佐派駐芬蘭,外界推測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說,音樂外交:芬蘭是重金屬音樂之都。《紐約時報》22日報導,林昶佐出任駐芬蘭代表「恰如其份」:芬蘭是世界上人均金屬樂隊最多的國家,每10萬人中就有80個金屬樂隊,這一數據常為金屬樂迷津津樂道。而林昶佐和芬蘭也早有淵源,閃靈樂團曾在芬蘭主要城市演出,並與當地音樂人合作。
這項外交人事的任命邏輯,有人說,與去(2024)年派台灣交響樂團團長的劉玄詠,接任駐奧地利代表有點「類似」。但這個類比有失偏頗,劉玄詠是留學奧地利的音樂教授,擁有維也納音樂學院長號演奏家的文憑,既是長號演奏家也是指揮家,榮膺「音樂大使」,實至名歸。林昶佐則是因太陽花學運暴紅,從搖滾音樂轉而投身政壇。

二說,林昶佐曾任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的立委。他在臉書上也如此吹噓。但若以這個條件,實在很牽強。國防外交委員會出身的立委,比比皆是。舉例來說,前立委高嘉瑜在國會的問政表現亮相,她想接任欣欣百貨董事長,因消息提前曝光,最後胎死腹中;長年待在國防外交委員會的「親中立委」趙天麟,都能進入「軍工股」榮剛擔任獨立董事;反觀資深外交立委王定宇苦守寒窯多年,令他情何以堪?
那裡空氣充滿寧靜:駢枝衙門養蚊剛好
三說,芬蘭旁邊有強鄰俄羅斯,台灣旁邊有強鄰北京。派林昶佐駐芬蘭,有呼應「抗中保台」的意味。但眾所皆知,面對蘇聯的侵略,芬蘭人民曾奮不顧身英勇抗擊,以寡擊眾。當年的芬蘭,絕不是只靠「抗蘇保芬」的空洞口號,而僥倖獲勝的,而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在前線真槍實彈地與入侵者搏殺、拚鬥,才成功地保衛了疆土。芬蘭方面若了解到Freddy的「閃兵」往事,不知作何感想?甚至認為台灣輕視對該國外交?
平心而論,最有說服力的說法,就是「酬庸」。對於這樣的說法,外交部並沒有否認。台灣在北歐四國這四個館,宛若盲腸,就算廢館也無大礙。台灣派去芬蘭的駐處共4名:外交部連館長3位,另有經濟部人員1位,聊備一格的規模。按過往案例,駐北歐四國的館長,如果任命的是官員,基本上是過個水、添資歷的「閒缺」;如果是非常任外交官,則是又涼又肥的「差事」。例如,《中央社》前社長施克敏就派駐過挪威大使。若從川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眼光來審視,這些外館都會是該被裁撤的養蚊子機關。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林昶佐出任駐芬蘭大使,凸顯缺乏人才窘境 | 更多文章 )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台灣還能Help什麼?
更何況,北歐四國(芬蘭、挪威、丹麥、瑞典)政府對「一個中國」政策執行得非常徹底,我代表處能接觸到的,通常也就是該國外交部科長級官員,維持雙方最基本的商務、文化交流。林昶佐若是以藝人身分開演唱會,能夠接觸到的芬蘭官員可能很高,但當他任駐芬蘭大使後,身分已經改變,芬蘭官員就會避之唯恐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