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的一場大火,燒毀了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屋頂、尖塔,儘管在消防員的搶救之下,聖母院的南北鐘塔幸免於難、巴黎市長伊妲戈也傳達天主教聖物「荊棘冠冕」和數十件文化珍品安然無恙的好消息,但眾多珍稀文物恐已付之一炬,讓旅人留念不已的彩繪玻璃玫瑰花窗也沒能逃過惡火侵襲。
Merci aux @PompiersParis, aux policiers et aux agents municipaux qui ont réalisé ce soir une formidable chaîne humaine pour sauver les œuvres de #NotreDame. La couronne d'épines, la tunique de Saint Louis et plusieurs autres œuvres majeures sont à présent en lieu sûr. pic.twitter.com/cbrGWCbL2N
— Anne Hidalgo (@Anne_Hidalgo) 2019年4月15日
法國歷史學家帕斯卡(Camille Pascal)悲傷的說:「800多年來,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俯瞰巴黎。每當發生美好或不幸的事件,我們都會聽到大教堂鐘聲響起。」在聖母院無法為自己的不幸鳴鐘之際,讓我們透過回顧聖母院瑰麗的建築物和文化珍品、讓這座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在我們的記憶中鮮明。
玫瑰花窗(Rose Window)
玫瑰花窗是歌德式教堂的建築特色,巴黎聖母院共有三個彩繪玻璃玫瑰花窗,分別鑲嵌在教堂的南、北、西面。聖母院玫瑰花窗的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最小、也是最古老的西側玫瑰花窗完工於西元1225年,因外觀看似支撐著建築物周邊的石雕而頗負盛名。南面的玫瑰花窗直徑長達十三公尺,由84片彩色玻璃拼裝而成,但因曾受祝融肆虐,如今已非原貌。北面的玫瑰花窗則完好如初,在陽光照耀之下閃爍紅、綠、黃、藍、和棕色的五色彩虹。


南北雙鐘塔(Two Bell Towers)
聖母院西面的南北雙鐘塔分別完工於西元1240及1250年,高度達68公尺,旅客登上擁有387階的塔頂後,得以一睹花都巴黎的全景。在19世紀末葉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落成前,鐘塔一直是巴黎的最高建築,也是舉世皆知的著名文學場景。南塔是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Hugo)筆下「鐘樓怪人」加西莫多(Quasimodo)的住處和敲鐘處,北塔則是故事結尾加西莫多將情敵副主教孚羅洛(Claude Frollo)猛力推下的場所。 (相關報導: 巴黎聖母院慘遭祝融》一把火燒光人類珍貴文物!盤點歷史上同遭惡火吞噬的文化遺產 | 更多文章 )

His home will be rebuilt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Notredame #Paris pic.twitter.com/BsfU8TeID8
— Mellahatesu (@mellahatesyou) 2019年4月15日
艾曼紐鐘(Emmanuel Bell)
艾曼紐鐘位於南鐘塔,1681年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命名、安置。艾曼紐鐘重達13頓,是聖母院中唯一沒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憤怒的巴黎市民熔毀的大鐘。艾曼紐鐘美妙的F調鐘聲,除了陪伴巴黎市民度過每個聖誕節、復活節和聖母升天日(the Assumption)之外,也標誌著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無論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以及歷任法國總統去世的時刻,艾曼紐鐘的鐘聲讓花都變得莊嚴、肅穆起來。美國發生「911事件」時,聖母院也特別敲響艾曼紐鐘,撫慰大西洋彼岸無數受創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