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可看成是全台灣資本額最高的一家公司,從你的生老病死、到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掌握在這間公司手上,但它也是全台灣最沒效率的一家公司。這個政府,已經僵化到如同「殭屍」,正在全面嚴重威脅台灣在各個領域的發展。
這一切,從一台機車可以看出來。
今年2月及3月,台北市警察局的機車汰舊換新,前後對外公開招標採購新機車共422輛。這筆1800多萬元的生意,最後被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廠商「捷穎實業有限公司」拿下。機車平均單價只有4萬5000多塊,還要包括行車記錄器,只有市價的一半。
便宜,當然沒好貨。用來抓壞人的警車,居然會騎到一半熄火,警察維護治安的效能會好嗎?搞到最後,這400多輛機車,全數召回整修。
但是,這還不是最誇張的。去年8月,另外一批中華郵政公司的公務員,早就已經買過捷穎的機車。包括台北、彰化、台東、高雄、桃園等分會,也都爆發基層郵差對捷穎機車安全的疑慮,當時,中華郵政工會的建議案中就有註明「總公司郵務處招標採購一批機車(捷穎),經外勤人員實際騎乘後,發現眾多問題,請總公司儘速與洽談改善,以維騎乘人員安全及投遞品質。」而郵局的答覆都一樣:「保固期內會修到好」。
更可怕的是,除了北警和郵局,台灣銀行、經濟部、國軍等單位,也都在去年和今年買了捷穎的機車。也就是說,捷穎這家廠商的問題機車,早已蔓延全台!

這齣鬧劇,在今年8月12日到達高峰。那一天,中華郵政公司在工會一片罵聲下,又花了3300萬元採購機車。結果,捷穎再度以低於底價2成的價格搶標成功!
我們的問題很簡單,「為什麼政府會一直買到問題機車?」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公務員辦事不力。但這個簡單的問題,背後卻有著盤根錯節的因素,越挖越複雜,官僚體系的問題縮影,就在這裡。
「我們的目標,當然是用合理的價格買到買到較好及符合需求的東西。」北警採購科科長廖材楨說出難處:「但是顧及公共利益,不能對廠商有差別待遇,所以要避免獨家製造、專屬專利或是指定廠牌,才符合《政府採購法》第6條公平合理的原則。」
事實上,郵政工會就建議過,「公司採購外勤人員機車應採最有利標,而非採最低得標方式」,以避免再買到問題機車。但是郵局的回覆,和北警如出一轍:為了「符合市場公平競爭、避免衍生偏袒或排除特定廠商之疑慮……,得否採最有利標宜審慎評估。」
像捷穎這種廠商,只是官僚體系中的小問題。如果檢視台灣近年來延宕、出問題的政府建設,如桃園機場、故宮南院、金門大橋等,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全台有9成以上的工程招標,都是和捷穎採購案一樣的最低標。
這是「公務員」一貫的做事方法。一旦披上了公務員的身分,就得照著官僚的規則走。用最低標買東西,政府乍看花的錢最少、也沒有圖利廠商的爭議,對公務員來說,就是最安全、也是唯一的做法。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軍公教的年金改革之路 | 更多文章 )
「最有利標對公務員完全沒好處。除非把刀架在脖子上,公務員才不會用最有利標。」擔任過內政部部長、工程會主委的台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說。李鴻源說出問題核心:「採購只是冰山一角,問題在於整個政府事務官的文化。我們有太多制度,讓公務員不敢任事。整個國家的公務員溫文儒雅,演出一場爛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