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星觀測資料,中央氣象局預測第22號颱風海馬在今(18)日凌晨已達「強烈颱風」的標準,在18日與19日接近呂宋島之時,還有增強的可能性,明(19)日上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機率高,而台灣本島應該不會有陸上警報,但金門及澎湖可能有機會;20日凌晨起至21日,颱風外圍環流將影響台灣,東半部、恆春半島將有明顯降雨,其他地區則有短暫降雨。
氣象局表示,海馬颱風的暴風半徑被估為220公里,會先經過呂宋島及東沙島附近,22日在香港、廣東一帶登陸。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則表示,預估在22日時海馬颱風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繞台灣轉進西風帶,而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台灣的上方有一個深厚的高氣壓,接近太平洋高壓西段中心,縱然還不清楚這個高壓維持的機制,但是海馬颱風基本上就是沿著高壓中心北上。
鄭明典也指出,雖然待確定的可能性能仍大,但是對於氣象局公布的路徑預測圖,信心度還是相對地提高許多,而海馬颱風增強的潛勢高,預期外圍環流可能影響台灣。 (相關報導: 雨不停 菜價漲不停? 農委會:下周小葉菜類大量供應 | 更多文章 )
而在今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鄭明典再度發文,表示海馬颱風剛出現一道完整的新眼牆,比原來的眼牆更厚實,加上海溫高,整個颱風還有再增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