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105年度「社區規劃師」提案經過激烈的擂台賽,共有27案獲補助,其中,關新、下竹、士林及風動竹塹特色文化協會獲選為5個亮點計畫社區,市府都市發展處今(14)日舉辦「社區.點胭脂」工程啟動記者會,宣告社區改造活動開跑。市長林智堅期許「社區.點胭脂」計畫結合社區力量,為城市老舊角落「化妝點粉」,讓城市更美麗,也讓市民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林智堅說,新竹市建城悠久,是個充滿文化、歷史的古城,明年也將是「開竹」300周年,正因城區發展早,城市裡有不少角落需要整頓。市府推動「社區規劃師」工作行之有年,今年結合四大創舉升級為「社區.點胭脂」計畫,投入420萬元、補助27個社區提案。
社區總動員 活美化閒置空間
林智堅指出,近30件社區提案中,有許多基地「只有在地人才知道」,期盼在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副教授黃書偉帶領下,透過規劃團隊協助,讓社區志工一起動手,活化、美化更多閒置空間。林智堅並與4位本屆提案特優及優等得主社區代表,以彩色拼圖為黑白環境點上繽紛妝容,象徵「點胭脂」行動開跑。
這次獲得全額補助的3個特優提案,包括「關新社區」改造本來樹根隆起、土質堅硬的空間,打造更友善親近的環境;「下竹社區」活化閒置空間,打造可食地景兼具集會所;「風動竹塹特色文化協會」將彩繪造船廠,找回過去榮景,營造南寮港區新亮點。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副教授黃書偉表示,社區總體營造希望透過社區由下而上的動員力量,才是社區進步的原動力,今年個別補助經費提高至50萬元,並透過i-voting及擂台賽兩階段,來增加民眾參與的深度及廣度,讓市民一起透過社區提案幫新竹市「點胭脂」。
下竹里里長莊子緩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鶯嬌表示,今年下竹社區的提案堪稱是市府「一里一可食地景」加強版,以自然共生的概念,整修既有的老(榕)樹(宿)舍,作為社區里民活動空間,同時開放草皮區及菜圃讓在地的長輩參與自栽自食,配合新竹轉運站的地利之便,未來可作為竹市社區微旅行的景點之一。
專業團隊進駐舊城再生基地提供諮詢
都發處長陳永源指出,「社區‧點胭脂」計畫有四大創舉,除有專業團隊進駐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設置「社區規劃服務中心」提供諮詢,也開放里辦公室與設籍新竹市、年滿20歲的民眾提案,個別補助經費則提高至50萬,並首度透過兩階段i-voting及擂台賽,增加民眾參與,共有27個社區綠美化提案獲補助,預計動員800人,全部工程預計於5月底前完工。 (相關報導: 串聯地方文化館 風味新竹文化節揭開在地藝文內涵 | 更多文章 )
陳永源表示,105年度新竹市「社區規劃師」種子提案內容多元、各社區參與踴躍,共募集近30個提案,其中更有9個首度嘗試提案的社區。相關成果紀錄將於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展出,相關訊息可至「新竹市105年度社區規劃師」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