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標語橫掛在泰晤士小鎮裡「美夢成真房地產銷售接待中心」外頭。在接待中心內,房地產經紀人宋育采正使用雷射光筆和一座英式風格的住宅開發區模型,帶領潛在買家在微型小鎮上進行一趟虛擬旅遊,述說著一段早已演練好的行銷話術。「你的房子就是你的城堡!」宋育采說。這句話引用自泰晤士小鎮的宣傳小冊。「你去過英格蘭嗎?」她問。「在這裡,我們有教堂、新鮮的空氣和泰晤士河,彷彿生活在英格蘭。」宋育采,一個土生土長的安徽人,從未造訪過比上海離家更遠的地方。但她沒有說錯,紅色電話亭裡穿著仿照女王衛兵的警衛們,以及立在一旁的溫斯頓.丘吉爾雕像,中國泰晤士小鎮的英式風情似乎更勝原版一籌。
在上海,某個下午,遊客們可以參觀德國魏瑪別墅風格的安亭鎮,在義大利主題的浦江鎮花崗岩廣場(浦江義大利風情小鎮)漫步,或到羅店鎮北歐新鎮的美蘭湖上泛舟。這些位在上海郊區的城鎮,提供旅遊歐洲的體驗,一如蒲江鎮的宣傳標語所形容的:整體經驗完全「出乎意料、超越常理」。
這些以歐洲為主題的社區不是上海大都會區所獨有的,只是在上海主題城鎮的規模遠超出一般巨型都會郊區所見。這些都可以在全國第一、二、三級的城市郊區中被發現;從內陸到沿海的省分,從貧窮到富裕的地區。為了使主題家園能夠滿足更多的精英,開發商打造了不同價位與各種消費階層的建案,使得買家的經濟能力涵蓋超富裕階級到中產階級(收入約每年七萬人民幣)的範圍。這些民眾全都是目標客群。
*杭州一處廣場上剽竊威尼斯之聖馬可鐘樓和總督宮塔複本。(時報出版提供)
雖然要從這些主題城鎮的發展統計紀錄,得出確切的普及率並非易事,但從訪談的研究中證實,中國擬像景觀建築運動的種子已在全國各地蔓延。從北京到武漢的城市周圍,四處興建著羅馬式別墅、瑞典式城鎮、英國式村莊、迷你凡爾賽宮和加州風社區。今日重慶的地標為美國兩大城市的景點,被稱為「紐約、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複本,以及距離比佛利山莊(Beverly Hills)豪華別墅開發區不遠,由金星(gold stars)嵌石鋪成的好萊塢大道(Hollywood Boulevard)摹本。阜陽的官員,如同在深圳、廣州、南京和杭州的富人般,為自己建造了參照美國首都大廈形式的「白宮」。南京有羅馬美景和海德公園(Hyde Park)、蘇州擁有德國別墅、廣州有根德公爵夫人家園(Le Bonheur),而佛山則有天堂酒店(The Paradiso)。每個開發的標題已暗示了異國夢幻的主題。
藉由命名、建築設計、園林綠化、品牌、管理和設施,這些擬像景觀試圖為居民和遊客複製景點標誌,以提供國外生活的模式。本章將探討中國品牌社區的組成,定義哪些西方元素會被選擇作為複製材料,並且將概述實現異國主題的主要策略。
價位從最高到最低,每個擬像景觀社區特色牆面的外圍,都配有巡邏的保安人員,並且將其隔離於其他公共區域之外。隔離是將這些私人的聚居地與周圍環境區隔開來。例如從上海市英國主題郊區溫莎花園保全社區,到熊貓機械公司的距離只是一步之遙;然而除了鵝卵石街道和奢華的花園外,就是蓋滿煤灰的工廠和灰塵四散的松江科學科技園區。
在高聳、安全的城牆內,這些鄉鎮的標誌、文體的格式近乎一致。在西方,由於私有財產的法律,使得房主可以自由地重塑他們的產業;鄰里大混合的建築風格和屋主喜好的變化,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不斷發展的新環境和美化的主題。然而,在中國,為了維護西方風格的完整性,主題家園監管嚴格,並受房地產開發商強制設計的規範。就像「住宅盟約」強加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的屋主協會或業者委員會般,由這些規則來進行財產的管理到嚴格執行做全面的關注。從屋體的結構性變革在哪裡,到居民如何晾他們的衣物,都清楚地規範。美國和中國系統的總體相似性似乎掩蓋了一個更基本和暗示性的差異,那就是中國的限制可以擴展到如果有減損外國的主題性以及將它引入一個不和諧中國的話,會關注意到非常細節,並禁止做任何的修改。「這是一個歐洲的概念,開發商和政府盡可能想要把它留在歐洲」。這也解釋了一個街道委員會對社區的限制性契約的起點。在上海市英國主題萬科紅郡社區管理委員會,解釋房主不可以「改變他們房子的外觀」,因為開發商「想要保持統一的風格和保留英國文化的『感受』」。大多數聚居地禁止居民改變外牆塗漆的顏色、禁止安裝外部空調或新窗戶,也禁止他們在戶外洗晾衣物、在庭院裡種植蔬菜或以玻璃面板封閉陽台。上述是多數中國住戶的日常習慣。一般而言,社區物件售價愈高,執行政策的管理就愈嚴格。上海聖卡洛斯社區為一中產階級量身訂做的開發建案,在開始啟用時,便明確禁止住戶在窗戶邊晒衣物;物業經理回憶當時的狀況:「結果是每個人都不高興。」經過協調之後,雖然依舊禁止居民使用傳統竹竿,但卻允許使用可移動式的金屬晒衣軌。
*俯瞰「阿波羅戰車噴泉」,凡爾賽宮噴泉的複本矗立在浙江杭州天都城開發區。(時報出版提供)
如此嚴格審查裝潢工程的制度,目的在於保存這些住宅的主要吸引力,並確保社區住屋的價值。畢竟,他們主要的賣點正是異國文化。白色的欄杆、科林斯壁柱和木瓦屋頂窗都是行銷誘惑,吸引潛在買家(偏好新古典主義式、帕拉第奧式,或安妮女王家)的特色。嚴格規範保護所隱含的承諾,實為不會被破壞或削弱身在異國家園中的美好錯覺:
人造的家徽安裝在灰褐色的山形牆面、輔以白色裝飾的法式風格大門、鍛鐵陽台、陶瓦鋪成的屋頂、種有小棕櫚樹的整潔草坪。在北京,一處名為財富公館的住宅開發區,以高級法國生活為主題,在封閉的金飾圍欄內有近兩百個以凡爾賽城堡為靈感的建物。名稱包括「羅浮宮」等,充滿無處不在的小天使、黑色木瓦屋頂、圓形屋頂窗、圓形穹頂、大拱門和帕拉第奧式窗。法國巴洛克風格建築在這裡的功能與名牌服飾完全一樣;建築的「標籤」等同於立即能被識別耐吉的「」或香奈爾(Chanel)的「C」,而這正是吸引力所在。
※從白宮到凡爾賽宮、巴黎鐵塔,再到水都威尼斯,中國的「山寨建築」遍及全國,剽竊對象也遍及全球,這是第一本以文化、歷史、時代性的角度探討中國山寨建築的專書,由時報出版出版,風傳媒與時報出版合作搶先刊登精采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