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言都專文:宮廷貴族的放蕩─齊宮兄妹通姦,妹夫魯君遭殃

文姜兄妹亂倫通姦,導致魯桓公被殺,是人盡皆知的歷史八卦。(資料照,截圖自永樂視頻官方頻道youtube)

有女人是妻子是個麻煩;但有不是妻子的女人更加麻煩。

——托爾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俄國作家,著有《戰爭與和平》等書)

中國宮廷貴族八卦的歷史,可謂一開始就來勢洶洶。

中國宮廷貴族的八卦,最早有正式史料紀錄可考,事情的始末也比較清晰完整的,應該首推春秋初年齊國君主襄公姜諸兒和他妹妹,魯國君主桓公夫人文姜之間的兄妹亂倫通姦事件。我們也從此開始探討。

在探討之前,請容許作者再一次強調:對於從此以下的各項宮廷八卦,我們探討時都將先提出值得關切的問題,再設法經由敘述與分析來回答。我們並非為八卦而八卦,研究歷史,回答這些問題,希望可以做為待人處事,在社會上求生存與發展的借鑑,才是我們探討宮廷女性八卦的目的。

20歲的托爾斯泰(取自Wikipedia/PD-US)
托爾斯泰名言「有女人是妻子是個麻煩;但有不是妻子的女人更加麻煩」。(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問題的提出

春秋初年齊國的宮廷中發生過一起兄妹亂倫通姦事件,即齊國君主襄公(公元前六九八至前六八六年在位)姜諸兒和他妹妹,魯國君主桓公(公元前七一二至前六九四年在位)夫人文姜通姦。此事件時間跨度甚長,前後約二十五年,期間文姜的丈夫魯桓公發覺妻子的姦情,竟在齊國被妻子的哥哥情夫,也是自己大舅子的齊襄公派殺手殺死!奇妙的是,魯、齊兩國的關係並未因此惡化,此後這對兄妹情人還更加肆無忌憚地頻頻聚會,直到齊襄公被殺。史書明確記載,齊襄公被殺身死另有政治原因,並非因為他和文姜通姦;文姜則更在齊襄公死後悠然自得地一直活到超過五十歲才壽終內寢,倫理、道德與法律似乎對她都無可奈何。

齊襄公/文姜兄妹亂倫通姦導致魯桓公被殺事件是絕對的八卦,但八卦之餘,我們面對上述情況就不得不提問:周朝是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基礎建立政權的國家,為何進入東周後,會在春秋初年發生這樣的事?為何齊襄公與文姜並沒有因為亂倫通姦與教唆殺人而得到懲罰?為何魯國君主在齊國被謀殺這樣的大事,並沒有引起嚴重的國際問題?等等,都有待解答。

齊襄公/文姜事件始末

西周到春秋時,齊國的君主姓姜,是姜太公的繼承人。這個家族的女性後代依照當時的風俗習慣只有姓,沒有名,都稱為「姜」,也就是「姜氏」。在眾多姜氏女子中,那些嫁給別國君主做正妻,成為別國君夫人的,有些會用她丈夫的諡號來稱呼她,例如「宣姜」就是齊僖公的女兒姜氏,嫁到衛國後成為衛宣公的夫人,因此得名。此外,春秋時諸侯貴族女性死後也有諡號,即用一個字以總結並代表她的一生。當時某些地位重要、形象鮮明的女子,史書記載時,會採用諡號來稱呼她們,用以標明並彰顯她們的身分,例如「文姜」、「哀姜」等名號,就在《左傳》中出現。 (相關報導: 歷史機運賦予他們「後發」的優勢:《讓我們來到南.北朝》選摘(3) 更多文章

春秋初年齊僖公在位(公元前七三一至前六九八年),他的太子名喚姜諸兒,另有二女,大女兒宣姜,小女兒就是文姜。古代貴族姬妾眾多,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雖然同屬一家,唯因家族龐大,眾姬妾各有居所,同父異母子女見面的機會顯然偏少,但當然彼此認識。姜諸兒與文姜應該不是同母所生,因為唯有如此,二人才會自小在齊宮中處於「有點熟,又不太熟」的人際關係狀態,等到情竇初開時,容易因近水樓台,互相產生異性的吸引力。對於這種情況,英國性心理學家藹理斯(Henry Havelock Ellis, 1859~1939)在他的著作《性心理學》第三章第一節〈青年期的性衝動〉中曾經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