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空心兩岸政策,失語的中國論述─國民黨該怎麼辦?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提出的新兩岸論述,筆者認為內容過於空洞。圖為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資料照,顏麟宇攝)

自今(2020)年初春敗選後,國民黨改革委員會為了擺脫親中賣台的標籤就成立了兩岸小組。歷經多次開會,上週初步達成新論述共識,並歸類為十個要點方向。肯定九二共識貢獻,拒絕一國兩制,強調兩岸發展共識的前提,中國大陸必須先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安全優先,願為和平盡一切努力,但絕不為和平屈膝投降,盼能打破僵局,走出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兩岸論述小組成員中學者施威全、鄭光宏、涂力旋、邱師儀、曾柏文也共同聯名發言。

這張發言名單首先就很令人訝異的是,這幾位國民黨現在所依靠的兩岸論述菁英過去的學經歷中,只有施威全有在陸委會工作過,與兩岸關係實務算是有沾點邊。鄭光宏與涂力旋都是中南部的地方政治人物,不知道他們的兩岸研究視野從而來?邱師儀與曾柏文都是學者背景,但最近十年內都沒有任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國共產黨有關的學術論文發表。

相對於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研究的認真與扎實,早有北京上海廈門三個台灣研究院所等機構,還有各種軍文大量智庫支持。拿了817萬選票的民進黨現在大權在握,沒有人好好研究這一塊,那也就算了。過去國民黨智庫一直被認為長於中國與中共的研究,親藍學者中這方面能人輩出,如台大政治系的石之瑜、明居正與張登及等中共研究資歷深厚的教授們,這次居然全部缺席。

其他兩岸論述小組成員中在此領域學經歷地位比較算是重量級的,還有九二共識一詞的創始者蘇起、前海基會副祕書長高文誠、前立委林郁方與政大東亞所所長王信賢,但妙的是這幾位國際與兩岸關係的老先覺,卻最近通通都沒有甚麼值得一提的對外重要發言。既然沒有講甚麼話,就表示其實他們現在沒有系統性的新論述,處於失語狀態。

更令人驚異的是,現在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兩岸小組產出論述時,看來並未基於對2012年習近平上台與2016年川普後以後所出現中美對外政策巨大的轉向,先有過一番綿密的觀察分析與認識定性。以至於這篇要點到底是怎麼切合現實生產出來的,對此毫無說理。

川普與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與美國總統川普(左)的相繼就任,帶給世界局勢巨大的轉變。(資料照,美聯社)

現在這篇兩岸論述要點如下,略為評析以後就發現其實啥都沒說:

  1. 正面肯定九二共識的貢獻,但去(2019)年初北京把九二共識作了重新的定義以後,曾經創造兩岸和平紅利的九二共識如今已成一條通往深淵的斷橋,往後台灣在這條路上要怎麼走下去,是否要尋求新的共識,沒有交代。
  2. 拒絕一國兩制;台灣現在有人要接受以北京為中央的一國兩制嗎?這是廢話。三、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兩岸共識;四、民主人權是推動兩岸交流的根本或前提;台灣現在有人要推翻中華民國或放棄民主人權嗎?這不是都常識嗎?

五、推動兩岸人權協議;六、台灣安全優先,親美和陸;七、兩岸可訂立軍事防止意外機制;這三點都不操之在我,2020年大敗虧輸之餘的國民黨也離中央執政路遙迢,於是以上純屬夢話。至於如何親美,如何和陸?如何與北京展開接觸談判並且使北京願意簽定一系列相關文本,民進黨政府也願意認帳?兩岸小組並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戰術作為。

八、持續發展兩岸經貿;但現在國民黨行政立法權皆無,要怎麼做到這點?沒有揭示。

九、制定黨公職兩岸交流行為準則;這大概是現在國民黨唯一能做的事情,先讓黨公職願意服膺黨公職兩岸交流行為準則可以制定出來;但是既然如此當然應該快點拿出文本,看看民眾是否滿意。

十、一起打破統獨僵局,走出一條更好的道路。這也全是廢話,台灣人誰希望統獨僵局持續下去,現在解嚴以後朝野各界上下求索30年的出路在何方,全台灣還是沒有人知道。問題還是在怎麼做才有出力? (相關報導: 國民黨兩岸論述「4支柱」淡化九二共識 陸學者:自廢武功、缺乏戰略願景 更多文章

中國國民黨這個改革委員會兩岸論述小組真是不容易,花了4個月時間,總共開過一次諮詢會議,六次分組會議,生產出十點訴求中有九點是常識與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