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在今年6月完成內部裝修,特別邀請攝影家阮義忠策劃「阮義忠攝影展-北埔」,作為2017年開幕大展,展出阮義忠老師1980年到1985年間拍攝,紀實影像重新輸出編排共50件作品,14日現身記者會的阮義忠老師表示,攝影的本質是發現與記錄,透過向外觀看,找到事物之間的關係,將其捕捉,把意義傳達給更多人知道,就是價值所在。
「讓別人的生活經驗成為自己的成長參考,然後把刻骨銘心的領會表現出來,供另外的一些人借鏡。」阮義忠說,長期耕耘紀實攝影,在1980-1985造訪北埔這五年間,和在地人已有深厚的情誼,這次因緣際會回到30年前拍攝的北埔,發現北埔已經完全和以前不同,再次的探訪讓他巧遇當初拍攝作品中的主角蕭漢苗之子蕭欒飛先生(現高齡96歲),也特別撥冗前來藝術村參加記者會,讓他非常感動。
長期耕耘紀實攝影,紀錄人文影像之美
阮義忠更預計於2020年發表「台灣民間影像史冊計畫」共10冊的攝影全集,本次展覽同時展出該史冊計畫已完成的前4冊,此檔展出之攝影作品即為該計畫之一環。
新竹市文化局長廖志堅表示,市府近兩年爭取到文化部近三千萬經費,在今年整修完成藝術村空間大改造,感謝智邦藝術基金會進駐經營,讓藝術的氛圍與過往大不相同。尤其主題餐廳的輕食區和追火車月台,是藝術村最大的特色,歡迎親子同遊。
廖志堅說,未來在藝術村舉辦社區營造活動,邀請市民一同以「藝術」改變空間,逐步實現「城區發展、城市美學、人本空間」的目標,新竹後站藝文走廊,將會是2017年下半年度,重點發展觀光區塊。 (相關報導: Google不來沒關係!羊也會拍照!她請綿羊做攝影師,拍下隱世群島的絕美風光 | 更多文章 )
「阮義忠攝影展-北埔」首次於大新竹地區展出,北埔作為大新竹地區的縮影,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人文價值,是現今已不復見卻難能可貴的瑰寶。成長中的城市,因擁抱多元的傳統歷史而富足,因珍視人文精神而偉大。歡迎喜愛紀實攝影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