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這款椰子口味的玉米脆片零食「乖乖」,被視為是幸運物。有台灣人相信它能確保高科技機器好好運作,不出故障。
玉米脆片在辦公室文化中具有神聖功用。它可以是上午中途振奮人心的小零食,也是代替三明治午餐的清淡選擇;或是當會議已經延伸到用餐時間時,能讓大家繼續開會的燃料。
但是,這個特殊的零食品牌不僅可以充饑,除此之外,在台灣,從提款機到無線電發射塔,台灣的許多機器都倚賴這款有著綠色包裝,椰子口味的玉米脆片。因為,使用它的人宣稱能讓這些機器保持最佳狀態。
台灣人將這款零食「乖乖」視為護身符(幸運符)。他們認為,如果「使用得當」,乖乖零食將確保機器技術運行良好,且不會出故障。現在,乖乖在當地許多實驗室,銀行甚至醫院的重要機器上或周圍出現,確保機器能順利運行。
問題是,在這個給世界提供半導體產品,科技十分先進的社會,這包甜甜的零食為何被認為具有「神秘保護力量」?台灣人為何又會去購買它呢?
「乖乖」公司1968年成立
沒人能完全確定,這款綠色包裝的小零食,何時開始在台灣科技界中口耳相傳,宣稱它們的存在就能確保機器良好運行。
事實上,「乖乖」公司首先是由創辦人廖金港和他的兒子廖清輝在1968年成立的,當時公司的本業是醫藥進口及製造,但團隊需要在淡季維持經營,他們便開始生產零食及糖果。
「乖乖是專門針對兒童生產的。當時台灣市場上沒這樣的零食。廖清輝的女兒,該公司現任總經理廖宇綺(Irene Liao)說。
但後來,一切都改變了。
由於乖乖的名字在中文及台灣語境時有「行為良好」,「好好服從」的意思。因此乖乖開始引起了大學研究生的注意。由於這些研究生都在科技領域中研究,「乖乖」的故事因此口耳相傳而散播出去,能確保機器運作良好的傳奇由此誕生。
「一切似乎來自某位正在寫論文的台灣研究生」
「一切似乎來自某位正在寫論文的台灣研究生,因為他的電腦一直當機(死機)。因此,他認為他的電腦可能需要個護身符。」廖宇綺說。
事實上,無論哪種行業,「幸運符」在台灣社會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學生認為自己也需要一幸運符是可以理解的。
使用綠色包裝的乖乖邏輯上似乎也說得通。因為,名稱正確(乖乖)。再者,綠色也代表「順利通過」,譬如,在交通信號燈上,綠色便代表通行。這讓研究生開始將綠色包裝的乖乖放在電腦上。
廖宇綺稱:「學生放了綠色乖乖,期待電腦運行正常,也能夠及時完成論文。」
但是,即使是身為公司總經理,廖宇綺自己也需要追索乖乖從兒童零食變成台灣科技界流傳的的神秘產品之由來。因為她聽到的也是第三手消息。據她所知,該名學生應該是在IT領域,他與乖乖的故事通過口耳相傳播出去,乖乖的神話於此誕生。
公司表示從未「宣傳乖乖能提供技術保護」。廖宇綺表示:「這故事自己有機地發展及傳開,這意味著來自不同行業的人們,能夠就他們認為何種機器,或何時該使用乖乖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相關報導: 外星人入侵地球?「不明閃光飛行物」盤旋美國上空 美國防部證實:影片是真的 | 更多文章 )
當下,乖乖在台灣不僅被用於自動提款機,辦公室的複印機或伺服器上。甚至在各地醫院,為了保持呼吸機等重要醫療機器運轉,乖乖也被擺在機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