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聞影像》看見下一個舞蹈世代

唸哲學的蘇品文則是用獨舞在每一個社會角落紀錄自己一年的成長和經驗,在旅行印度後,對於性別和家鄉有了不同的體認,發展出《異鄉》。(林韶安攝)

編舞家周書毅策展的「下一個編舞計畫」以一個獨立平台的方式在今年邁入第3屆,以一個「創造下一個風景」、「發現創造新鮮人」讓編舞家們以「純」的概念回應舞蹈在編舞的中的影響。8位編舞家各以即興創作、女性議題、生命體驗、或是打破舞蹈定義的素人演出等,於26日起在華山藝文特區連演兩個周末。

這次更有多位編舞家非科班出身,以不同的視野來討論「純」舞蹈。建築背景出身的編舞家謝杰樺《舞者與編舞者》,將平時編舞時與舞者在排練場的對話直接搬上舞台,這齣作品排練至今每次演出都不相同,深具挑戰性。

唸哲學的蘇品文則是用獨舞在每一個社會角落紀錄自己一年的成長和經驗,在旅行印度後,對於性別和家鄉有了不同的體認,發展出《異鄉》。劉彥成則是一直強調《再見吧!免子》是一種揮別過往的概念,每一秒都是新的未來新的開始,直到進到框框躺平後才會是真的結束。而「純」之於他是一種相對的存在,一切都在存在自己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