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波拉防線再次失守 德州驚爆第二例

德州公衛人員對第一位遭傳染護士的住家進行消毒(美聯社)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EVD)疫情持續高燒不退,而且有持續擴大到非洲之外地區的態勢。美國德州繼日前一位26歲女護士遭病患感染之後,15日傳出第二位醫護人員受害,確定感染伊波拉!目前公衛當局尚未公布其身分,然而美國公衛體系是否能全力防堵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已經浮現嚴重的警訊。

這位醫護人員與前一位一樣,都在德州長老教會醫院(Texas Health Presbyterian Hospital)工作,都曾經照顧來自伊波拉重災區賴比瑞亞的病患鄧肯(Thomas Eric Duncan),都是在照顧治療鄧肯的過程中染病。她在14日出現發燒等症狀,醫院立刻隔離檢查治療,並做病毒化驗,結果呈陽性反應,確定感染。鄧肯本人則已經死亡。

美國聯邦政府疾病管制局(CDC)15日緊急發布聲明:「又一位醫護人員對伊波拉病毒呈陽性反應,事態相當嚴重,CDC已經採取積極步驟,盡可能降低醫護人員與病患的感染風險。」目前CDC正密切監控76位有風險的醫護人員。

鄧肯是在賴比瑞亞家鄉染病,9月20日入境美國,25日發病後住進達拉斯(Dallas)的德州德州長老教會醫院,過了3天才確診,雖然院方全力搶救,但他仍在10月8日病逝,得年僅42歲。

曾經照顧鄧肯的德州長老教會醫院越南裔護士范妮娜(Nina Pham),不幸遭到感染,成為這一波疫情大爆發以來,非洲之外地區發生感染的第二例。第一例是西班牙一位護士,也是因為照顧伊波拉病患而染病,目前正在接受治療,近來狀況略見好轉。范妮娜目前的狀況還算穩定,14日特別發表聲明感謝親友與醫療團隊。

一位官員對媒體透露,從後見之明來看,當時鄧肯被確診之後,應該立刻轉送亞特蘭大(Atlanta)的艾默理大學附設醫院(Emory University Hospital)或奧瑪哈(Omaha)的內布拉斯加醫學中心(Nebraska Medical Center)。

全美只有4家醫院屬於生物防護(biocontainment)等級,足以應付伊波拉這類高危險的傳染病,亞特蘭大與奧瑪哈這兩家是其中之二。至於德州長老教會醫院,目前看來顯然力有未逮。

美國全國護士工會(NNU)14日提出報告,指責德州長老教會醫院存在諸多缺失,包括作業準則不斷改變、對於如何因應病毒威脅缺乏標準程序、護士的防護裝會暴露頸部、即時講習訓練付之闕如等等。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這一波伊波拉疫情大爆發已經造成8914人感染、4447人死亡,絕大多數受害者是在西非的幾內亞、獅子山與賴比瑞亞3國。 各國與國際公衛組織雖然全面應戰,但至今無法讓疫情降溫。世衛14日發出警告:到今年年底,這3國的疫情恐將飆升至每星期新增1萬名病例,而且實際致死率更會高達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