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揮中心22日下午因提出「校正回歸」400個確診案例引發討論,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表示,有媒體以內幕報導宣稱是雙北市政府沒有登錄案件才導致如此,但根本不是這樣,地方政府都是等到中央通知才知道檢驗結果,「卻有人要帶風向栽贓,根本莫名其妙。」
徐稱通報的3個步驟,分別為:一、醫院在個案PCR採檢後.必須上法定傳染病系統登錄資料,送檢驗單位,合格的檢驗單位是由衛福部核可;二、檢驗單位PCR結果出爐後,再上法定傳染病系統登錄結果。至少要等3天。此時確診,中央就會開始進行通知;三、地方(縣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每天都會上法定傳染病系統監看資料,有看到確診個案後,才開始進行疫情調查。
徐巧芯稱,之前個案資料在上述登錄流程塞車。實際上,中央先前要求填報的資料非常繁瑣,新聞報導說一個案子寫40分鐘不為過。如昨天的報導稱,指揮中心如今要求全國各縣市選定疫情熱區,廣設篩檢站,但採檢量變大,面臨通報塞車、檢驗塞車雙重困境。臨床醫檢師指出,現行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需填寫資料極費時,一張單可能花40分鐘,應簡化通報流程。
同時,甚至有情況是,中央拿到PCR報告之後通知民眾,但卻沒有給市府,導致一差可以差到6天。所以後端地方衛生單位接收不到訊息,無法立刻安排移送、居隔及相關採檢疫調,產生時間差,徐巧芯指,因此有媒體稱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不忍苛責地方」,徐巧芯也問,到底是要怎麼苛責法? (相關報導: 蔡英文就職周年成績單!民進黨負面聲量飆到最高點 比開放萊豬時還慘 | 更多文章 )
徐巧芯也表示,因此,PCR的報告是先到中央還是地方?是誰「通知」誰?台北市府公布流程圖,跟她上述公布的流程,已經很清楚了。至於為何在雙北為主,是因爲篩檢數多,檢驗所(非地方政府)照中央要求的繁瑣內容寫就會延遲,然後中央通知地方政府又慢一步,「怎麼會把奇奇怪怪的校正回歸全推給地方政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