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全球軍火販子《武器貿易條約》生效

敘利亞內戰經年,平民死傷慘重,正是國際武器貿易亟需管制的顯例。(美聯社)

全球每年高達1000億美元(新台幣3兆2000億元)的軍火交易,終於有一套國際公約可以規範。《武器貿易條約》(Arms Trade Treaty,ATT)24日正式生效施行。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表示:「我們一定要繼續推動全球參與這項條約,鼓勵所有國家──尤其是軍火進出口大國──共襄盛舉。我呼籲尚未加入的國家立刻加入。」

截至目前,全球已經有130個國家簽署ATT,有60國已經批准(生效門檻為50國)。然而全球10大軍火出口國只有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與英國)完成簽署與批准;俄羅斯、中國、印度與巴基斯坦還在觀望,並未簽署。

全球20大軍火出口國

至於全球頭號軍火輸出國美國(市佔率29%),雖然在2013年9月簽署,但白宮至今尚未送交聯邦參議院表決。參議院明年1月開始的新會期將由共和黨當家,通過ATT的希望等於零。在美國政壇頤指氣使的全國步槍協會(NRA)也強烈反對ATT,儘管這項條約只管出口、不管內銷。

ATT要求各國建立國家級的管制機制,管控傳統武器及其零組件的轉移(出口),並且加強管制軍火商。小至步槍、大至攻擊直升機,武器轉移絕對不能違反軍火禁運令,或者涉及種族屠殺、反人道罪行、戰爭罪行、攻擊平民或平民建築物。

聯合國明年9月將舉行第一次ATT締約國會議,檢討成效。

據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AI)估計,全球每年的軍火貿易在帳面上雖然只有600億至850億美元,但實際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全球每年有50萬人因為武器貿易欠缺管制而死亡、受傷、遭到性侵、顛沛流離。

國際武器管制聯盟(Control Arms Coalition)執行長麥唐娜(Anna Macdonald)指出,光是今年,從敘利亞的阿勒坡(Aleppo)到巴基斯坦的白夏瓦(Peshawar),從加薩走廊(Gaza Strip)到南蘇丹(South Sudan),無數平民為武器貿易欠缺管制付出慘痛代價。

麥唐娜說:「這項條約如果認真施行,將能夠拯救許多生命,為全世界同時受傷害的平民提供他們亟需的保護。把武器交給踐踏人權者與獨裁者,終於成為違反國際法的罪行。2014年12月24日,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統計,2009年至2013年,全球20大軍火出口國分別是(市佔率):

1. 美國(29%)

2. 俄羅斯(27%)

3. 德國(7%)

4. 中國(6%)

5. 法國(5%)

6. 英國(4%)

7. 西班牙(3%)

8. 烏克蘭(3%)

9. 義大利(3%)

10. 以色列(2%)

11. 瑞典(2%)

12. 荷蘭(2%)

13. 南韓(1%)

14. 瑞士(1%)

15. 加拿大(1%)

16. 白俄羅斯(1%)

17. 挪威(1%)

18. 南非(1%)

19. 烏茲別克(1%)

20. 澳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