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斯諾留給西方記者的啟發

《中國日報》宣布成立「新時代斯諾工作室」,遭到斯諾女兒的抗議。長平認為,一旦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可能比其他人更不會受到中共的尊重。(德國之聲)

在明知違背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家人的意願 的情況下,中共仍然再次將他作為宣傳工具。此時,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已經離世將近半個世紀。

今年3月和4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副部長樂玉成都對西方記者提到斯諾,稱他報道中共時「不帶意識形態偏見」,要求西方記者都「成為新時代的斯諾」。6月,中共英文官媒《中國日報》宣布成立「新時代斯諾工作室」,為該報「外籍記者和國際友人提供更多平台和機會到各地深入了解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變化,記錄精彩的中國故事,展示豐富多彩、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

7月,斯諾的女兒西恩·斯諾(Sian Snow)投書《紐約時報》,認為「任何認為埃德加·斯諾會支持當前中國政府對記者打壓政策的人,不是對他作品的真正意義一無所知,就是故意利用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斯諾女士稱,「斯諾相信自由、獨立和真實的報道。他一再抵制其他人對他作品的支配、篡改或審查,無論是蔣介石、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cCarthy)、莫斯科的斯大林主義官員還是冷戰中的中國和美國官員」。

斯諾去世前和中共政權走得太近,因此很多人不會完全同意斯諾女士對於父親的稱贊。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最著名的作品《紅星照耀中國》中描述的作為「反賊「的中共,和今天的作為專制統治者的中共並非一回事。

當時的中共指控統治者國民黨腐敗和專制,接受「境外勢力」--共產國際的指導和資助,在中國境內建立了一個「蘇維埃政權」。遭到「圍剿」之後,逃往西北成為「邊區政府」。作為西方記者,斯諾經過艱難的努力前往延安探訪「叛逆者」,跟今天的西方記者前往北京訪問維權律師、前往新疆探訪「再教育營」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也是他的報道受到西方讀者歡迎的原因。

報道維權律師和新疆「再教育營」的西方記者遭到中國政府的驅逐。這也並不新鮮。1941年,因為在報道「皖南事變」中批評了國民黨軍隊,國民黨重慶政府取締了斯諾的記者采訪權,他被迫離開中國。

遺憾的是,1949年以後,斯諾成為中共政權的座上賓,在報道中為「大躍進」的飢荒和「文革」中的混亂進行了掩飾和辯護,成為被專制政權利用的「有用的白痴「(useful idiot)。

根據斯諾的傳記作者托馬斯(S Bernard Thomas)的發現,斯諾在離世前一年即1971年最後一次訪問中國,已對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社會產生了懷疑,並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見聞和困惑。不僅整個社會單調乏味,而且「五七干校「如同監獄。他所得到的貴賓待遇也「有點超出了我的喜歡」。

斯諾去世之後,他的妻子洛伊斯·惠勒·斯諾(Lois Wheeler Snow)繼續和中共保持「老朋友」關系,直到1989年「六四「鎮壓。她認為血腥屠殺讓自己清醒過來,從「老朋友」變成了批評者。2000年,斯諾夫人最後一次訪問北京,她要見的人是「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她們的會晤遭到20多名警察的攔阻。

據稱,斯諾夫人曾致信鄧小平、朱鎔基等中國高層領導人,希望借助丈夫在中國的聲望,呼籲人們去關注被六四事件影響的家庭的困境。顯然,這些請求石沉大海。在2018年去世前,她多次對中共政權進行公開的譴責。

顯然,這也是他們的女兒西恩·斯諾(Sian Snow)的立場。

如果說斯諾的故事給今天的西方記者留下了一些啟發的話,那麼首先是一個「相信自由、獨立和真實的報道」的記者,要怎樣和專制政權相處,才能實現自己的這一理想,以及讓人認識到自己作品的「真正意義」?其次,一旦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不僅你本人的獨立意志,甚至你家人和後代的價值觀和情感,都可能比其他人更不會受到中共的尊重。 (相關報導: 石之瑜觀點:美、中口角的戰略理性 更多文章

*作者為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