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體改路未竟》為何仰賴體育署預算的協會弊病難解?體壇人士嘆台灣很功利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台灣選手在東奧的好表現除讓國人備感光榮外,也讓各類體育單項協會長期為人詬病的問題再次成為焦點。圖為我跆拳道好手羅嘉翎首次參與奧運就奪牌。(資料照,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當年體育改革修法喊得漫天響後,長期被外界所詬病的單項協會不透明的問題,如今解決了嗎?有一體壇要角認為,體育署雖基於國際規範,不能要求協會要做什麼,但他們能告訴社會協會沒做好的地方,如公開會員名單、要求財務透明等,但體育署卻僅最低限度的「依法行政」,未落實修法後的規範。

在過去,台灣單項協會屢爆爭議,如田徑協會在2015年發生嚴重失誤,未將選手比賽用長竿送至會場,導致青少年撐竿跳國手葉耀文竟2度在國際比賽現場,發生無竿可跳的情況;2017年,台北世大運又爆遴選爭議,「台大泳后」丁聖祐槓上泳協,痛批國手名單選拔都是黑箱作業。

而此次東京奧運,也發生體育署官員、中華奧會高層在賽前搭乘商務艙,選手搭乘經濟艙的事件;甚至中華奧會在公布賽程時,就二度遺漏過去常與桌協叫陣的桌球教父莊智淵,引爆選手不滿情緒;更不用說,因為長期與網協衝突,基本上是退出國家隊的網球好手謝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