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一次看個夠 十三行博館16族帽飾特展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原帽•重現-臺灣原住民族帽飾特展」,集結16族極具特色的帽飾,並傳遞族群的美麗傳說。(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臺灣原住民族各族帽飾給人華麗又莊重的印象,蘊涵著傳統文化藝術的特質,並傳遞族群的美麗傳說。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即日起至8月26日展出「原帽•重現-臺灣原住民族帽飾特展」,集結16族極具特色的帽飾,邀請民眾到館欣賞原住民族帽飾的多元面貌。

貝片、獸牙、羽毛 原民帽飾各含深意

還記得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祖靈的傳說嗎?賽德克族男子帽飾縫上貝片、貝釦等飾品,並編織菱形圖紋象徵祖靈眼睛,表示能受到祖靈的護佑;排灣族階級制度分明,貴族帽飾上以獸牙圈成象徵太陽的圖形,傳達貴族是太陽之子的創世神話。

獨具特色的阿美族帽飾,除了有色彩繽紛的扇形女性花帽,傳統男子帽飾更是吸睛,豎立著長長的羽毛,顯現男子的權威與護衛部落的象徵。

32件特色帽飾 華麗精緻讓人讚嘆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陳春蘭表示,帽飾具有保護及美觀的功能,更是代表族群文化的穿搭配件,臺灣原住民族各族從傳統文化中發展出獨特的帽飾,且具有族群文化認同、表彰身分的意義。 (相關報導: 孕育天籟的搖籃!這兩座卑南小部落,竟包辦14座金曲獎!原來「這些」優秀歌手都是同鄉… 更多文章

「原帽•重現-臺灣原住民族帽飾特展」展出32件各族特色帽飾,華麗且精緻的裝飾令人讚嘆!除帽飾展示外,還可動手觸摸黃藤、香蕉絲以及苧麻等臺灣原住民族衣飾常用原料,展期至8月26日,更多展覽資訊可至十三行官網(http://www.sshm.ntpc.gov.tw)或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13hangmuseum)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