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時怎麼會建議用QR Code求助?」專家批評台灣《全民國防手冊》與戰時情境嚴重脫節

全民國防手冊範本。(翻攝國防部官網)

台灣國防部4月12日公佈《全民國防手冊》,各界對此也表達不同意見。有專家認為,在全民動員準備方案上已有具體內容,但與戰時情境嚴重脫節,不如先著手軍事改革。

強化全民作戰觀念

台灣國防部4月12日公佈《全民國防手冊》範本,並開放民眾下載,提供民眾面臨軍事危機及可能發生災難時相關緊急應變信息,屆時再由各地方政府依轄區特性,將避難、醫護及物資等信息加入手冊,以利民眾做好安全準備及生存自助。

全民國防手冊範本。(翻攝國防部官網)
全民國防手冊範本。(翻攝國防部官網)

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全動署)動員管理處處長俞文鎮出席當日的記者會時表示,對於烏克蘭的動員時機、編組以及戰力發揮等,將作為後備動員工作的研析參考,國軍也持續朝「常後一體」等政策方向推動相關工作。前台灣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參謀次長張延廷將軍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最近俄烏戰爭已經在台海局勢產生了鏡面效應,讓台灣強烈感受到全民都有可能共同面對傳統軍事威脅以及天災、複合式災害等非傳統威脅,本手冊範本之公佈即為因應這項需求。

前台灣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參謀次長張延廷將軍(照片提供: 張延廷)
前台灣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參謀次長張延廷將軍(照片提供: 張延廷)

他說:「烏克蘭遭受俄羅斯的侵略,面對中國威脅的台灣也會設想是否會遭遇同樣的狀況,而事實上也面臨了這個狀況。這本手冊的公佈,就是在此時告訴平民百姓如何應變戰時的狀況。其實包含現在熱烈討論的兵役制度、防空洞是否足夠等,都是俄烏戰爭帶來的啟示。因為戰爭是非理性的,之前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不會交戰,卻真的發生戰爭了。」

張延廷將軍認為,有鑑於台灣也面臨隨時可能被鄰近強國侵略的危機,還是要事先做好全民應戰的準備。

全民國防手冊範本。(翻攝國防部官網)
全民國防手冊範本。(翻攝國防部官網)

前台灣中山大學國防教育課程教授蔡裕明表示,該手冊是國防部長期計劃,國防部去年就已啟動編撰。雖然與俄烏戰爭或是近來兩岸局勢變化的直接關係不大,但在此時公佈確實能讓戰災應處作為觀念深入到全民,有助全民戰力提升。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國(台灣)正可藉由這份手冊,提高民眾了解國防事務,進而落實全民國防。惟未來需每年度更新該份手冊相關內容,或建置全民國防的應用程序,結合相關國防事務的公告,或納入兩岸情勢變化或每日共軍軍機擾台狀況。」

蔡裕明指出,台灣的全民動員機制原仿效瑞士與以色列等國家,國防部曾多次派員前往相關國家進行考察,參考由瑞士聯邦民防局編發,人手一冊的《民防手冊》、瑞典在2017年發行的民防手冊《如果發生危機或戰爭》,以及拉脫維亞、立陶宛製發的民防手冊等,整合政府各部會、縣市政府及專家學者信息,可謂相當用心的模板。

具體的動員方案

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3月1日表示,國軍已將手冊送至行政院審議,通過後再由國防部及全動署網站,供各界下載運用。

蔡裕明教授表示,國防部在兼顧國防與民生髮展下,基於平常「納動員於施政,寓戰備於經建」的原則,必須累積戰力以供戰時救援。為講求戰時與平時的緊急應變達到協調、融合之橋樑工作,政府結合各種應變體系,做有效的運用,以達成作戰任務。 (相關報導: 烏克蘭戰爭帶給北京什麼教訓?軍事專家:俄製武器恐拚不過美製武器,「切斷能源進口、聯合封鎖台灣」是更好的攻台選項 更多文章

全民國防手冊範本。(翻攝國防部官網)
全民國防手冊範本。(翻攝國防部官網)

他說:「動員視同作戰。在全民防衛動員具體作法上,全民防衛動員任務區分為『動員準備』及『動員實施』兩階段。動員準備階段結合施政作為,完成戰力綜合準備,以蓄備整體戰力,並配合《災害防救法》規定,支持災害防救;而動員實施階段則統合運用全民力量,支持軍事作戰及緊急危難,並維持公務機關緊急應變以及國民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