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抽查百家國際企業:哪些公司把台灣列做「國家」?哪些寫成「中國台灣」?

(BBC中文網)

中國政府要求多間航空公司寫明香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此事近期引發連串爭議。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發表評論,指如果外國企業在華經營,就要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能一邊賺著中國人民的錢,一邊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

台灣輿論對做法感到反感,認為此舉意圖「矮化」台灣,削弱台灣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台灣外交部指,大陸透過政治影響力「粗暴干預民間商業行為及國際企業營運」,給予「最嚴厲譴責」。美國白宮批評,中國這種做法是「奧維爾式的胡說八道」。

近年,多家在大陸經營的國際公司因為把台灣放在「國家」欄目,或把台灣當成「中國以外的地區」而引來中國官方和民間抨擊,企業在處理兩岸業務時變得更加小心翼翼,擔心稍有不慎會觸動中國政府的神經而影響生意。

5月28-29日,BBC中文翻查了100間不同類型的國際公司的官方網頁,了解它們如何定義台灣,部分公司仍然把台灣列在「國家」欄目,但一些公司則改以「中國台灣」、「中華台北」稱呼台灣。

11間公司把台灣放在「國家」欄目

BBC中文隨機選擇了100間國際公司進行調查,這些公司分別來自餐飲、時裝、化裝品、汽車、酒店、旅遊、電器、電腦或互聯網等行業。

一般國際企業的英文官方網站,設有目錄讓用戶按自己的區域或語言,選擇相應的官方網站,有時候,這些網站收集用戶資料,會要求用戶填寫涉及國家或地區的選項。

調查發現大部分公司在網站上並不會直接使用「國家」這一字眼,而是改用「地區」、「位置」、「城市」或是「國家或地區」來進行分類。

100間公司中,有11間公司仍然會把台灣列在「國家」的欄目,例如時裝品牌普拉達(Prada),香奈兒(Chanel)、ASOS、H&M的台灣版網站、彪馬(Puma)、連鎖快餐店肯德基、汽車公司菲亞特(Fiat)、智能手機品牌HTC。

h&mH&M的繁體中文版網站,會把台灣放在「國家」欄目。(官方網頁截圖)
AsosASOS讓用戶選擇「國家」時,也可以找得到台灣。(官方網頁截圖)
Prada用戶在普拉達(Prada)登記個人資料時可以在「國家」欄目找到台灣。(官方網頁截圖)
fiat汽車公司菲亞特(Fiat)也是把台灣放在「可選取國家」的欄目。(官方網頁截圖)

日本百貨公司三越伊勢丹的英文官網查詢台灣分店資料時顯示的地址,則用上「中華民國」及「Republic of China」。

而無法打入中國市場的推特(Twitter)和網飛(Netflix)也是把台灣列在「國家」欄目。

連鎖百貨公司沃爾瑪(Walmart)在台灣沒有業務,但在英文官方網頁上的地圖中,點選中國時,中國大陸的版圖著色時,台灣被忽略在外。記者又翻查沃爾瑪中國版網頁,按地圖時則看到中國地圖包括香港、澳門、台灣、甚至南海諸島。

在台灣沒有業務的沃爾瑪的網站上標誌中國業務時,台灣不在此列。沃爾瑪在台灣沒有業務,但在英文官方網頁上的地圖中,點選中國時,台灣被忽略在外。(官方網頁截圖)

100間公司的調查結果

  1. 把台灣放在「國家」選項欄目,或把台灣稱為「中華民國」推特(Twitter)、網飛(Netflix)、HTC、普拉達(Prada)、香奈兒(Chanel)、ASOS、H&M台灣版網站、彪馬(Puma)、三越伊勢丹、肯德基、菲亞特汽車(Fiat)
  2. 把台灣稱為「中國台灣」、「中華台北」、「台灣地區」聯想(Lenovo)、惠普(HP)、路易威登(Louise Vuitton)、標緻汽車(Peugeot)、本田汽車(Honda)、戴姆勒(Daimler,即奔馳汽車)、福特汽車、希爾頓酒店(Hilton)
  3. 不提「國家」或是使用「國家/地區」、「城市」、「位置」等進行分類亞馬遜、雅虎、Google、Facebook、蘋果公司、微軟、eBay、領英(LinkedIn)、戴爾(Dell)、Android、宏碁(Acer)、松下電器(Panasonic)、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三星、博世(Bosch)、索尼(Sony)、諾基亞、LG、阿瑪尼(Armani)、迪奧(Dior)、範思哲(Versace)、博柏利(Burberry)、Calvin Klein、華倫天奴(Valentino)、Zara、Topshop、GAP、菲拉格慕(Ferragamo)、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SK-II、花王(Kao)、佳麗寶(Kanebo)、莎莎、Gatsby、M.A.C.、多芬(Dove)、蘭芝(Laneige)、雅詩蘭黛(Estee Lauder)、倩碧(Clinique)、妮維雅(Nivea)、科顏氏(Kiehl's)、美寶蓮(Maybelline)、無印良品、宜家家居、家樂福、樂天、星巴克、咖世家、麥當勞、可口可樂、漢堡王、摩斯漢堡、必勝客、7-eleven、日產汽車(Nissan)、大眾汽車、booking.com、hotels.com、Agoda、Trivago、客涯(Kayak)、貓途鷹(Tripadvisor)、智遊網(Expedia)、天巡網(Skyscanner)、凱悅酒店集團、卡爾森酒店集團、喜達屋酒店(Starwood)、雅高酒店(Accor)、洲際酒店集團(IHG)
  4. 其他
  5. 古馳(Gucci):在國際版網站的顧客服務查詢欄目,可以在國際目錄中找到中國,但找不到台灣,然而可以點擊中國版網頁後找得到台灣的資料;
  6. Zara:國際版網站中台並列在地區,中國版網頁寫「中國台灣地區」;
  7. Uniqlo:國際版網站中台並列在地區,中國版網頁寫「台灣地區」;
  8. GAP:中國版網頁會找到台灣業務資料,近期GAP因為一件T恤沒有把台灣列入中國地圖而致歉;
  9. 沃爾瑪(Walmart):在台灣沒有業務,但在國際版網站,地圖標記中國部分時,並沒有包括台灣;
  10. 寶馬BMW::官方網站國家列表中包括中國,沒有台灣,但台灣也有自己的網頁;
  11. 豐田:在國家/地區選項中,香港、台灣特別放在線底下,以顯示與「國家」的不同;
  12. 萬豪酒店:集團網頁的列表是以「國家-語言」來分類,但惟獨「繁體中文」沒有填寫任何地區,而其繁體中文網站亦正在更新;
  13. Instagram:無法查詢有關內容;
  14. 露得清(Neutrogena):在「更改國家」的欄目中,用戶可點擊旗幟找到各區網站,香港身在此列,但沒有區旗,而在國際版目錄找不到台灣專頁。

注: BBC中文從帳戶申請、官方介紹不同地域業務,以及地域分類目錄中查找相關資料,無法查證網站中每一角落。

「中國台灣」、「台灣地區」、「中華台北」

在香港從事跨國酒店業務的陳先生(化名)對BBC中文表示,許多跨國公司以前並沒有這種敏感度,沒有三思便會把「國家」一字放在網頁上,但近年中國政府要求作出改變,公司為不得罪中港台的客戶,現在都會避開「國家」的字眼。他認為仍然有公司把台灣列作國家,只是因為沒有注意,特別是外國企業未必在意「COUNTRY(國家)」這個字。 (相關報導: 中國開始吸納台灣核能人才 國台辦:對台開放民用核設施人員資格考試 更多文章

「公司絶對不敢再把台灣、香港放在國家的選項。如果大陸要求我們在任何有關台灣的資料上,都加上中國一字,我們只有跟隨,改動網頁總比大陸人杯葛我們公司好,」陳先生說:「公司管理層不會想政治,他們只會想利潤,而大陸的市場明顯比台灣大,台灣人不會因為寫上中國台灣就不訂你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