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氣爆紀念裝置藝術 千人參與彩繪交織高雄新希望

「八一氣爆」紀念裝置藝術已於2018年7月落成。(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籌辦,座落於三多二路與凱旋二路交叉口的「八一氣爆紀念裝置藝術」,已於今(107)年7月落成開放,不僅成為高雄都會新景觀,也是象徵高雄產業與公共安全史上重大事件的紀念地景。

疊影盒創作讓記憶不只傷痛,更充滿期待

此件紀念裝置藝術的特點,除了將周邊景觀營造納入作品,形成一開放地景藝術外,為了呼應災區居民對於紀念裝置的想像與期待,在計畫之初即展開一系列民眾參與調查,深入了解居民的想法,並將民眾普遍提出的「期望傳達平和、希望與感謝」,做為紀念裝置藝術的評審重點之一。此外,作品設置過程中亦辦理了十多場「疊影盒工作坊」,廣邀災區周邊學校師生與居民參與,將紀念裝置藝術的設置計畫,擴展至藝術治療與生命教育的範疇。

所謂的「疊影盒」,是在數十張透明賽璐璐片上彩繪後,將其放入紙盒中,產生影像疊合效果,製作方法容易,每位參加工作坊的大小朋友們皆投入其中。同時,課程搭配高雄工業城市歷史與紀念裝置藝術的導覽解說,讓參與學員知道生活環境地下縱橫交錯的石化管線從何而來,也讓大家體會城市歷經產業轉型的努力,以及藝術作品象徵的紀念意涵。 (相關報導: 高雄海事展9月登場!民間廠商最新國防工業技術搶先曝光 更多文章

將數十張彩繪後的賽璐璐片放入紙盒中,就能產生影像疊合效果。(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將數十張彩繪後的賽璐璐片放入紙盒中,就能產生影像疊合效果。(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疊影盒工作坊」於紀念裝置藝術設置完工前,已有近千名學員參與,作品落成後,高市府文化局仍持續工作坊的教育推廣,帶領災區附近的社區民眾直接在紀念裝置藝術旁的五權國小校地進行「疊影盒」創作,進一步拉近與公共藝術的距離。事實上,透過藝術手作,能梳理對氣爆事件的回憶,並描繪對生活、對高雄的希望與期待,如同參與工作坊的學員,手捧其製作的「疊影盒」所述:「希望有個更好的高雄,」如此以藝術注入,讓「八一氣爆」事件不再只有傷痛,而是開起另一個思想與行動翻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