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晚報:魯西迪出新書了

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資料照,AP)

0207晚報

晚安,

台北國際書展剛落幕,各位讀者的書架上是否添了許多好作品呢?去年8月遭刺殺重傷的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新作《勝利之城》(暫譯,Victory City)7日在美國出版,遇劫後首度受訪的他坦言身心皆受重創,除了一眼失去視力、無法好好打字,寫作本身更變得無比艱難(新書在遇刺前已完成)。

即便如此,因小說《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被穆斯林世界視為褻瀆先知、長期面臨死亡威脅的魯西迪表示,自己仍滿懷感恩;談到《勝利之城》的魔幻故事背景發生在其出生地印度,他也依然在訪問中無畏批判印度現任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

全球熱點

土耳其東南部與敘利亞接壤地區6日凌晨發生強震,兩國累計罹難人數已超過5000人,也使這片飽經戰火蹂躪、面臨難民危機與經濟困境的區域上演人道危機。

儘管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力量迅速馳援,搜救人員把握黃金時間,在瓦礫堆中尋找生還者,但當地正值寒冬,接近攝氏0度的嚴峻天氣阻礙救災腳步,而震央鄰近的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近年收容數十萬因敘利亞內戰流離失所的難民,當地脆弱環境使救援工作更加艱難,世衛組織警告傷亡人數恐上升8倍,想要捐款的讀者也可以參考官方NGO的支持管道。

性別號外

2021年,台灣做出首例跨性別「免術換證」判決;而根據香港現行政策,必須完成切除原有生殖器官、建構異性生殖器官的「全套手術」,才符合變更登記性別的標準,香港兩名跨性別男性雖已切除乳房、接受荷爾蒙與心理治療,以男性身份生活,依舊遭政府拒絕更改性別。

兩人歷經5年多法律抗爭、二度敗訴,6日在終審法院獲判「終極勝訴」,法院認定現行規定違反《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保障的權利,對跨性別人士施加不可接受的嚴苛負擔,裁定兩人無需依政策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即可更改身分證件登記的性別。

不能只有我知道

每年的2月是美國的黑人歷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然而在這個本該紀念非裔美國人歷史和文化成就的月份,紐約一家中學卻供應了極具爭議的營養午餐菜色——炸雞、鬆餅、西瓜。

在蓄奴制終結後,西瓜是美國南部非裔人口主要種植的作物,然而族群自給自足的象徵,卻被反對廢奴的白人用於貶低黑人,而炸雞與鬆餅同樣是歧視、嘲諷非裔族群的刻板象徵。 (相關報導: 走走晚報:粉紅色的女性專用公車 更多文章

尼亞克(Nyack)中學的校長強調,當天原定的菜色是起司牛排、花椰菜和水果,供應商 Aramark 卻臨時更換菜單。儘管 Aramark 為本次「不可原諒的錯誤」致歉,然而這家公司過往已有多起引發類似爭議的「黑歷史」。

Quote of the Day

“I want to thank all the incredible transgender legends before me who kicked these doors open.” ——Kim Pe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