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狂歡」原民運在臺北 傳統民俗運動一次獻給您

臺北市於3月24日至27日,舉辦兩年一度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圖/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台北市將於2023年3月24日至27日,舉辦兩年一度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競賽共有17項運動項目,分為「原住民族擅長之競賽種類」及「原住民族特有或傳統民俗之運動」兩大類,並且開放民眾自由參觀。根據觀傳局的說明,原住民族的運動競賽項目非常豐富多樣,除了常見的田徑、柔道、跆拳道、角力、籃球、棒球、慢速壘球、槌球和五人制足球等8項,還包括了原住民族特有或傳統民俗之運動競賽項目,傳統射箭、傳統樂舞、傳統路跑、傳統負重、傳統摔角、傳統拔河、水域活動(競舟)、傳統鋸木和傳統狩獵等9項。這些項目與早期原住民文化息息相關,讓觀眾在為選手加油時能更了解相關歷史文化其中,觀傳局特別推薦「傳統樂舞」這個極具特色的競賽項目。比賽場地在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體育館,男女混合組進行,比賽時間限制為10分鐘。比賽內容包含主題及特色、音樂、服飾及道具、舞蹈藝術等四大項目,參賽隊伍也會精心準備服飾和道具,融入該族傳統儀式,整個比賽過程就像參加了不同原住民族的祭典。觀傳局補充說明,觀山河濱公園自由車練習場將成為傳統鋸木、狩獵、摔角和拔河比賽的競技場地。在原住民族的生活中,傳統鋸木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現代人很少接觸到鋸木。因此,透過傳統鋸木比賽,民眾可以瞭解以前的生活方式。此外,「傳統狩獵」比賽並非真正的狩獵,而是使用特製道具豬進行考驗。比賽要求參賽者展現狩獵技能、團隊精神和耐力。比賽過程中,8人小組要通力合作,將重達70公斤的道具豬綁牢後,使用背桿合力扛著道具豬,負重跑2,000公尺至終點。此外,傳統摔角和拔河比賽等競賽項目也展現了原住民族的力量和美麗,並加強了文化的宣傳和傳承。觀傳局表示,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是原住民族最高等級的大型運動賽事,聚集了全國最優秀的原住民族運動員,一同展現「全力原夢」的精神,呈現最高水準的運動競賽。歡迎大眾前來觀賽!更多「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活動相關訊息,請上官方網站(https://112sport.utaipei.edu.tw)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