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構雲林縣公共友善環境,並契合高齡者旅遊需求,雲林縣政府針對縣內公共空間陸續推動三波高齡友善公共設施環境檢視計畫,今(7)日中午由縣長張麗善帶領縣府團隊,會同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環境督導鄭淑勻委員等,前往古坑綠色隧道進行第一波的檢視工作,期望據以進行相關改善工程,營造雲林為友善城市。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一個高齡化少子化的縣市,且身障朋友也有五萬多人;這幾年在縣府團隊的努力下,我們奪下中央的台灣健康城市以及友善高齡評選的多項獎項:包括卓越獎與健康城市獎類-「城市夥伴獎」、「韌性與創新獎」、「綠色城市獎」,及高齡友善城市獎類-「無礙獎」、「活躍獎」,創下歷年的佳績;足見努力的成果。
張麗善指出,本府預計第一波檢視的場域包括:雲林溪、社口旅服中心、斗六民生公園及雲科候車亭、綠色隧道、綠色隧道驛站。第二波檢視的場域包括:虎尾布袋戲館、平和滯洪池。第三波檢視的場域包括:椬梧滯洪池、水道頭、北港武德宮、北港朝天宮等。 (相關報導: 安保三文件進度》日本宣布海外軍援新架構 日本政情觀察室:台灣可合作網路防衛領域 | 更多文章 )
計畫處李明岳處長表示,縣府將針對縣內民眾喜愛的公共場域,更積極的改善場域的環境危險因子,並加以輔助高齡或身障功能不足的地方,將能提供民眾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友善旅遊環境,並能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需求與功能性,讓各項設施更能達到身心障礙者及長者活躍老化所需的安全、健康、參與三層面目標,同時行銷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