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橋頭梓官防洪保護能力 典寶溪D區60萬噸滯洪池完工

典寶溪D區滯洪池二期工程完工,有效提升典寶溪梓官及橋頭一帶防洪保護能力。(圖/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高雄典寶溪沿岸橋頭及梓官一帶,近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每遇到颱風強降雨常導致典寶溪洪水迴流,水位上漲內水排水不易,造成沿線地區淹水災情。市府水利局110年推動「典寶溪D區滯洪池二期工程」,所需經費1.2億元,已於今年3月完工,有效提升典寶溪梓官及橋頭一帶防洪保護能力。

滯洪池於汛期發揮功能,大幅改善岡山區白米里及劉厝里等區淹水

典寶溪沿線早期已完成典寶 A、B滯洪池,汛期期間充分發揮滯洪的功能,大幅改善岡山區白米里及劉厝里等區淹水。高雄市府水利局為持續提升典寶溪沿岸防洪標準,透過市府團隊努力及立法委員邱志偉協助向中央爭取經費,再續辦理D區滯洪池工程,第一期已於108年完工,滯洪量25萬噸,已發揮了治水的成效,水域空間亦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完成併聯發電;第二期今年3月完工,增加滯洪量35萬噸,更有效提升橋頭梓官一帶典寶溪沿岸防洪能力。 (相關報導: 神聖河流》美國哥倫比亞河~~一座「從太平洋到洛磯山脈的大教堂」,河中鮭魚是「聖靈」化身 更多文章

水利局表示,滯洪池規劃多目標使用,設置涼亭、休憩長椅、環池休閒步道、種植灌木及開花喬木,透過市府跨局處合作,由「高雄市仁武產業園區開發計畫第一期統包工程」移植印度紫檀等喬木到區內種植,創造更生態優質的休憩場所,水域空間配合中央發展綠能政策,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為地方打造滯洪池多元目標節能減碳的休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