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數據分析領導品牌美商鄧白氏(Dun & Bradstree)台灣分公司今(18)日公布2023台灣中小企業菁英獎評選情況,共1013家企業獲獎。台灣鄧白氏數據長呂苑玲表示,從今年得獎數據分析,台灣的隱形冠軍,區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占50%,產業結構製造業占比最高、達56%。
呂苑玲表示,這1013家傑出企業是從全台灣總數約163萬家中小企業篩選出來,雖然數量僅占0.06%,卻貢獻我國出口總額達658億美元,占台灣2022年出口總額4794億美元的14%,顯示得獎企業在近年全球原物料供應不穩定、通膨等經濟挑戰下,仍能保持強勁的出口成長動能。
2014年開始,鄧白氏每年運用其身為跨國集團的全球商業數據庫優勢,與國內中小企業出口數據進行比對,從財務壓力指數、付款指數、出口成長率、出口級距等數據,以及經濟部國貿署公布的最近1年出口級距持平或成長且均無退票紀錄、無負面訴訟消息等資訊進行分析。
呂苑玲表示,今年得獎的中小企業共1,013家。從入圍來看,56%曾經獲獎,44%為初次入圍,顯示國內新興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後蓬勃發展。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北部,占50%,中部占31%、南部占19%。
產業結構中,製造業占比最高,達56%,批發業占39%、其他產業占6%。其中,批發業的家數占比從去年26%增長到今年的39%,反映民生經濟復甦。
在資本額方面,42%得獎中小企業的資本額超過新台幣8000萬元。至於出口額級距,2022年出口額級距為1000萬美元以上最高級A者,占51%。
她表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發現有21家企業曾經入圍7次以上,顯示它們在疫情近3年期間依然能夠穩定獲利,展現強大的商業韌性。
有鑑淨零碳排成為重要議題,台灣鄧白氏今年也選出15家永續績優中小企業,涵蓋製造業、服務業、營造業,其中,製造業占多數,顯示製造業成為國內中小企業投入永續的領頭羊。
呂苑玲指出,儘管中小企業不在金管會規定2023年上市櫃公司必須揭露ESG永續報告書的範圍內,但許多中小企業已經自發性地關注及實踐永續發展,即使資源有限,仍然積極推動永續進程。 (相關報導: Newtalk民調》柯文哲首度超車賴清德 侯友宜緊咬2%差距 3腳督戰況白熱化 | 更多文章 )
她說,台灣鄧白氏的資料庫已經收錄30萬家國內中小企業的永續指標,目前以每個月新增1萬家的速度收錄當中,未來將利用這龐大的數據庫,作為協助中小企業轉型及永續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