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果實K中 意外讓路樹變商機

街頭綻放的阿勃勒不只是觀賞用植物,如今也成了生物科技界的明日之星,中原大學將其果實,變成嶄新的酵素軟糖。(圖/中原大學提供)

科學家牛頓被掉落的蘋果打中,因而發現萬有引力,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現在真實版在台灣上演,竟將路樹「阿勃勒」的豆莢變成酵素原料,開創出生物科技的新商機。

每年夏天總可以在街頭看到一串串黃色花朵隨風飄逸,彷彿灑下金黃色的雨滴,這就是阿勃勒,也被稱為黃金雨樹。其實阿勃勒不只外觀耀眼,根據《本草綱目》紀載,阿勃勒的果實「大如指頭,赤色至堅硬,中黑如墨,味甘如飴可食,亦入藥也。主治熱病,下痰,通經絡,療小兒疳氣」。

以往一般民眾的認知都以為阿勃勒只是觀賞用的行道樹,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班的莊妤甄,就因為阿勃勒的豆莢和果實掉落到頭上,開啟提煉的靈感;進而在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博士的帶領研究之下,將阿勃勒的果實,變成嶄新的酵素軟糖。

師生團隊將成果市場化 中原開啟新商機

招名威博士專長研究分子毒理醫學,平時負責教授細胞生物學、食品安全評估、食品毒理學等科目,他認為中原有許多有潛力的研究成果,可以經由中原育成中心橋接,轉化成創業的基礎,於是和莊妤甄以及哈佛大學歸國的神經科學博士曾嘉儀組成團隊,試著將研究成果市場化,創造出商業價值並促成投資量產。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修剪路樹的聯想 更多文章

在團隊細細分析阿勃勒的成分後,開始帶領實驗,逐步找出方法將阿勃勒果實精萃製成酵素,最後研究製成的酵素稱為RD236,可減輕腸道負擔、促進代謝力,還取得專利認証,憑著嶄新的阿勃勒酵素,讓市場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