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前有陳菊後有姚立明─兒戲國家名器,賴清德超扁趕英

總統府舉行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記者會,左起大法官被提名人劉靜怡、王碧芳、何賴傑、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副總統蕭美琴、秘書長潘孟安、副院長被提名人姚立民、大法官被提名人陳運財、廖福特。(蔡親傑攝)

民進黨三次執政,對政府運作理當熟稔於心,奇特的是,對於「國家法度」和「國家名器」,民進黨的概念愈來愈模糊,分官授爵視為自家人分大餅的私宴,前總統蔡英文用人唯綠,是她八年執政的最大敗筆,沒想到,賴清德果然「蔡規賴隨」,對自己手中的「人事權柄」不但隨手還隨性,其結果就是讓立法院開議後的人事同意權,憑添障礙。

公誠佳士,但此官與公不相當

一向對民進黨頗為厚愛的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早在二00五年就在立法院備詢時直言,「政策的精準度太粗糙,政治人物的操守太差。」近二十年後,李遠哲的失望依然適用,當年前總統陳水扁任用林文淵為中鋼董事長兼執行長,民進黨百來位立委還會連署要求林文淵吐出四千多萬的分紅,林文淵為此請辭下台;如今民進黨視國營事業為禁臠,視自己人分食為理所當然,蔡英文如此,賴清德亦步亦趨,所謂「專業」,基本不在人事任用的考量依據之內。

賴清德拔掉了英系的台塩總經理,換上的自己人沒有綠能專業;一0一董事長上挺綠不遺餘力的藝人賈永婕更是跌破眾人眼鏡;事業單位重點在治理,能盈利的就是好貓,不能盈利也沒人究責,落到民進黨手裡,盈不盈利也無關緊要,只要做為資源分配的「大包」,「圖利」綠友友就是好貓;讓人咋舌的是連偌大交通部,都能成為「分封功臣」的賞賜,只有三屆議員資歷的前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因為李孟諺陳年婚外情曝光下台,憑空掉下一塊肉骨頭,陳世凱不具交通專業不打緊,只要他謹遵上意,做好重大交通建設支票與資源的安排,他唯一要做的是,晨昏三禱保佑不發生重大事故。

唐季名相裴垍在中書省任職時,一位老朋友請他為之謀一「判司」之職,判司不過是個檢查批判文牘的小官,裴垍竟答以,「公誠佳士,但此官與公不相當,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綱紀,他日有瞎眼宰相憐公者,不妨卻得,某必不可」,用白話文講就是,「你的確很有才華,但這個職位不適合你,我不能為了舊時情誼亂了朝綱,也許日後有哪個瞎眼的宰相同情你,給了你這個職務,但我做不到。」直接拒絕了故友求官,古今映照,只能說民主讓用人既失了法度更失了準據。(風傳媒日本語版賴清德政権、人事権の乱用で批判高まる 選挙参謀を大法官に指名、民主の危機か

蔡英文「用人唯綠」,賴清德「分封功臣」

賴清德為檢調偵辦弊案「開綠燈」,看似意在重建廉能政治,但却做不到「用人必慎」,陳世凱因為是賴清德競選總統時的發言人,得以不次拔擢成為內閣閣員,創造的「驚奇」還不夠多,他更大膽提名自己競選總部主委姚立明出任司法院大法官兼副院長,完全無視司法院必須超出黨派行使職權的要求,此舉創造的「驚嚇」,可堪與蔡英文提名民進黨大姐大陳菊出任監察院長比肩。 (相關報導: 風評:大法官的困惑─台灣陷入「反民主困境」的寫照 更多文章

蔡英文用人唯綠,獨立機關亦難以倖免,司法院、監察院、中選會盡皆如此,NCC則要求「聽話」,後遺症就是讓五權制衡機制全面報廢;賴清德繼任總統後,NCC是蔡英文卸任前提送立法院的名單,不但「聽話」,主委還是綠媒大屬意的人選,備受爭議,國會多數的藍白政黨已經表達反對,賴清德亦無意讓行政院重提名單;考試委員同樣是蔡英文卸任前的審荐小組拍板的名單,正副院長皆為現任者升任,委員則為專業文官或學者,相對爭議較小,引人側目的是柯文哲競辦主委、具新黨與親民黨籍的前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入列,這或許蔡英文考量國會朝野生態改變後對在野政黨的善意,也或許是賴清德大膽姚立明為司法院副院長的理由:柯辦主委能當考試委員,賴總部主委為何不能出任大法官?何況姚立明並非民進黨人,不可謂「大法官全綠」,賴清德若真這麼想,不是想得太簡單,就是完全想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