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周日(1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0歲。而他的特殊家庭背景以及與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關係也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成思危曾擔任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名列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列。成思危早年曾在香港香島中學就讀多年,後來在1951年從香港到中國大陸工作,並先後就讀於華南工學院和華東化工學院。
1981年,成思危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留學,並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95年,成思危加入中國八個民主黨派之一的中國民主建國會,開始從政生涯,並在後來擔任該黨主席,同時以此身份出任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職務長達10年之久。
報人後代
成思危的父親成舍我是上個世紀兩岸著名的報人,早在1913年就在安徽省安慶的《民岩報》開始了其新聞記者生涯。後來在北京大學就讀時也曾經中共創始人之一李大釗介紹到《益世報》北京版從事兼職編輯。
1924年,成舍我辭去《益世報》的工作,在北京創辦了《世界晚報》,並在一年後創辦《世界日報》。1927年,成舍我又在南京創辦了《民生報》,隨後又先後在上海和香港創辦了《立報》。
1949年,中共在中國大陸奪取政權後,成舍我一度寓居香港,但在1952年移居台灣。1988年台灣報業解禁,成舍我以90歲高齡申請續辦《台灣立報》,直到1991年以94歲高齡病逝。
除了辦報之外,成舍我也很早就開始重視新聞專業教育,先後在北京和桂林創辦新聞專科學校。1955年,他在台北創辦了世界新聞職業學校,1997年又改名為世新大學,是台灣著名的新聞教育學府,其校友遍布台灣新聞媒體。
一門五傑
成舍我共有5個孩子,成思危是家中的獨子。成思危的大姐成之凡今年87歲,是一名音樂家兼藝術家。1951年,一名法國鋼琴家到中國大陸訪問時,非常欣賞成之凡,於是就把她收為徒弟並帶到法國巴黎,從此成之凡就定居法國。身為華人的成之凡曾經先後三次競選法國總統,其中一次更以孫中山的「天下為公」和「世界大同」的思想為競選政綱,不過均以失敗告終。
至於成思危的二姐成幼殊今年早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時就與中共地下組織接觸並受到影響,1945年5月,成幼殊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新四軍第七師任職。
1948年,中共派遣成幼殊到香港以記者身份從事地下工作。一年後,當其父親成舍我移居台灣後,成幼殊又從香港回到廣州,後來又調入外交部工作,成為了一名外交官。1955年,成幼殊曾被派到印度中國使館工作長達6年。1984年,成幼殊的丈夫陳魯直擔任中國駐丹麥大使,她也跟隨丈夫上任。
而成思危的妹妹成嘉玲則於1937年出生於天津。1949年隨父母移居台灣,畢業於台灣大學經濟系,後留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獲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後,成嘉玲先後在台灣政治大學及東吳大學任教。1991年,其父成舍我病逝後,成嘉玲接任世新大學校長。
分佈兩岸
成思危的小妹成露茜出生於香港,後來繼承了其父成舍我的報業生意。先後出任《台灣立報》、《破報》、《四方報》三報發行人兼社長、傳記文學社社長等。她曾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夏威夷大學就讀,並獲社會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於1970年在洛杉磯大學任教。
成露茜一向標榜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也因此曾在美國期間被台灣政府列入黑名單被禁止入境。
1972年,成露茜受到父親成舍我所托,進入中國大陸尋找其哥哥成思危和二姐成幼殊,並曾於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會面。
1991年,成舍我病逝後,成露茜回到台灣並接掌家族報業生意,並在台灣大學任教,直到2010年在台北病逝。 (相關報導: 中國創業板之父、風險投資之父 成思危與世長辭 | 更多文章 )
(撰稿:李文/責編: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