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祇許兩年電力夠用的什麼臺灣能源政策

作者指出蔡政府執意不甩「以核養綠公投結果」,已對國家發展造成傷害及經濟治國政策失能。圖為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資料照,顏麟宇攝)

完全不理會「以核養綠」公投結果,蔡英文政府在公投後立即忙不迭提出湯藥根本點滴不換的「新非核家園能源政策」,祇「允諾」2021之前兩年電力「夠用」,正引起整個社會憤怒,尤其用電最大戶工商產業領袖則陷入普遍恐慌。

悍然違法否決以核養綠公投

蔡英文政府敢於悍然「違法否決」以核養綠公投,所即刻提出的,祇有含糊其辭僅僅掛了兩年保證「電力應該夠用」的這種「新」非核家園能源政策,是否真正能夠讓全國百姓及工商業為主的大社會族群,都會就此乖順又沉默地「馴受」,特別長久以來一直「以永續發展願景經營」為職志而長駐投資營運臺灣的事業體,這種祇有許諾兩年以內「電力可以夠用」的政府能源政策,不啻是一項迅將逼至的極其重大挑釁與考驗。

尤有進者,是否會成為壓垮「2020大選蔡英文無法連任」的最後一根稻草?更是國內外各方密切注視的另一焦點。

高蹈訓示以火力取代核能

經濟部沈榮津部長在2019年2月12日上午邀集全國七大工商產業團體領袖,理事長/秘書長前往經濟部簡報室面對面協商《 公投後關於能源政策之討論 》。整場協商會議,沈榮津部長講的很長很多,而聽取工商產業領袖意見卻很短很少,這項事先談定僅兩小時閉門會議,沈榮津及能源局林能白局長的簡報及註腳說明,實即遊說勸誘,就已經長達一小時三十餘分鐘,真正能聽取意見時間不到半小時。整個看起來,比較像訓示與勸導,根本未準備給工商產業領袖提太多意見建議。

會議目的,完全為了推銷經濟部「不甩公投結果要求」的強硬非核家園「政策」,並進一步威迫施壓「請託」工商產業領袖們,協同幫忙說服各地方政府能夠同意:順利完成「火力發電廠」之興建與運轉,並同意老舊「火力發電廠」得以再延役;讓工商產業領袖企業家倍加反感,完全「不似經濟部長位階者所應該有的說辭」,是沈榮津極其怪異的論述與主觀認為 :是有心人士」要核電廠不要火力發電廠,以致造成地方政府反對火力發電廠興建,乃至於「無法產出充分足夠電力」!。

20190131-經濟部31日公布公投後能源政策評估結果,整體能源配比並未調整,3部核電機組也確定如期除役。左起為台電總經理鍾炳利、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經濟部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林全能。(尹俞歡攝)
經濟部31日公布公投後能源政策評估結果,整體能源配比並未調整,3部核電機組也確定如期除役。左起為台電總經理鍾炳利、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經濟部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林全能。(資料照,尹俞歡攝)

全盤盡是糊攏的「總量供需推計」

沈榮津所提《公投後之「新」能源政策》,其實完全相同於2017年下半的三次在全國工業總會理監事會專題報告內容,所謂「新」能源政策的規劃推計論述,完全祇以全國總電力產出與「全國總電力需求」數量,逕行數字數學加減演算、以完全無縫自由浮動挪移匡列作為推計基準,其計算方程式的「總量調理勻配」,完全無視於各種多元電力產出及都會鄉林分部零散的「區域空間距離落差」以及現實存在的「電力配輸調度路徑的效能效率落差」等實物格差問題。

這種演算程式與方法所得結果,當然無取信於社會各界,尤其是對於臺灣投資營環境條件的「五缺」障礙,殊有多年煎熬於苦難經驗的工商產業界企業家領袖,其現實考量的精算能力、數據基礎的準確度,當然都遠高過於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豈可能遽受如此全盤盡糊攏的「總量供需推計」所誆迷誤導? (相關報導: 以核養綠二部曲!黃士修等人提「以核減煤」、「啟封核四」2公投案 拚綁2020總統大選 更多文章

由於七大工商團體領袖企業家,從一開始就已根本無法相信蔡政府「不缺電」保證,所以一再要求沈榮津保留核二、核三廠「延役」機會,至少該「備而不用」,以防不時可以應急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