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杜魯道6日表示,一但自由黨選出新的領導人,他就會立刻辭去總理職務,英國《衛報》稱「這個決定為他的十年執政劃下句點」。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則是繼續吃加拿大豆腐,宣稱「許多加拿大人都想成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州」、「加拿大與美國合併就不會有關稅問題了」。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6日表示:「我打算在加拿大自由黨通過全國性、嚴格而具競爭性的程序選出下一任黨魁后,立即辭去加拿大自由黨領袖和總理職務。」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表示,杜魯道是在5日晚間要求自由黨主席選出新黨魁,6日上午要求總督西蒙斯(Mary Simons)宣布議會的復會日期推遲到3月24日。
本來保守黨計畫7日提出對杜魯道政府的不信任動議,但杜魯道主動辭職,並且要求延長休會。現年53歲的杜魯道於2015年11月上任總理、當時年僅43歲,更兩度獲得連任,成為七大工業國(G7)領導人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杜魯道堅持進步價值,包括首創內閣性別平權、全民牙科健保、全國托兒福利,對移民和難民展開雙臂、推動大麻合法化、積極應對氣候變遷,都讓這位「政治金童」人氣居高不下。

不過經濟困境、房價高漲、移民問題、犯罪率走高,最後演變成高通膨和高國債的經濟危機,杜魯道的支持度也一路下滑到1字頭。昔日與民眾自拍、握手寒暄的親民作風,如今卻被認為是不食人間煙火、與現實徹底脫節的笑話。
川普去年宣布對加拿大徵收關稅後,杜魯道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因為不贊成他大撒幣的施政方向掛冠求去,在內閣矛盾激化、甚至引發反杜聲浪之下,他的聲望更是跌到谷底。方慧蘭當時呼籲「加拿大應認真處理危機、減少開支,以備日後可能應對的關稅戰,政府應避免負擔不起的政治噱頭」。
CBC指出,除了多名議員離開自由黨、二十多名同黨國會議員更公開要求杜魯道辭職,對許多議員來說,由杜魯道繼續帶領自由黨進行下屆大選,根本是自殺式行為。民調顯示,自由黨完全不是在野的保守黨對手。杜魯道說,他在新年假期一直在思索去留,如果還要集中精力處理內部紛爭,我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是下屆選戰的最佳人選。

英國《衛報》指出,杜魯道決定在川普(Donald Trump)就任美國總統之前走人,川普的關稅戰讓加拿大政壇深感焦慮,官員們越來越擔心美國會摧毀加拿大的經濟。杜魯道表態辭職的數小時後,川普又在社交媒體上大肆諷刺,說加拿大趕快跟美國合併比較好:「加拿大許多人想要成為美國第51州,美國不能再承受加拿大需要維持的巨額貿易赤字和補貼。」
川普表示,杜魯道就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半路烙跑。只要加拿大與美國合併,就不會有關稅,稅率也會大幅降低,而且他們會完全不受俄羅斯和中國軍艦的威脅,美加兩國「合併之後,加拿大將成為多偉大的國家啊!」
《衛報》指出,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是前總理老杜魯道Pierre Trudeau)、擁有英俊外表的杜魯道曾是「加拿大政壇的年輕新面孔」。但他過去一年無力處理高通膨和失控的房價,讓大眾慢慢對這位領導人產生反感。加上一連串行為不當、家人收禮的醜聞,杜魯道卻無法理解民眾的憤怒,一直拒絕下台。直到杜魯道最親密的政治盟友方慧蘭請辭,杜魯道內閣的內部矛盾表面化,他的政治生命也開始倒數計時。

川普對加拿大發出25%關稅威脅,甚至嘲諷杜魯道是美國第51州州長,CBC分析,這都是川普希望爭取貿易談判的有利地位。川普的經濟顧問、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的史蒂芬·摩爾(Stephen Moore)表示,川普的目標是重新談判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的三方貿易協定,並且獲得更多談判籌碼。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首席演講撰稿人、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克·蒂森(Marc Thiessen)表示,川普對加拿大徵收關稅是認真的,但他也設法利用這些關稅進行談判,「我認為,他也知道杜魯道非常軟弱」。去年聖誕節當天,川普甚至呼籲加拿大冰球傳奇明星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 )出馬競選總理,並且說他一定可以輕鬆獲勝。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法蘭西斯福山展望2025—習近平越獨裁,為何中國越脆弱 | 更多文章 )
在哈佛大學教授高級談判技巧的科根(Eugene B. Kogan)指出,川普向來使用貶低競爭對手的策略來獲得籌碼,當他發現杜魯道在國內陷入政治困境,等於是「嗅到了血腥味」。科根說,川普是一位「極其理性、殘酷無情的人性弱點分析家」、「他幾乎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利用對手的弱點,將其轉化為獲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