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大陸經濟持續下滑,外界猜測歷年8%以上的高速成長時代已經過去。中共中央經濟智囊鄭新立則認為,大陸國內生產總值連續3年下滑是暫時性的,未來8年仍有「保8」(維持8%增幅)潛力。他說,中共十八大提出的7.5%增速應理解為成長的底線。
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鄭新立,7日接受香港《大公報》獨家專訪時指出,8%以上成長的潛力要靠改革實現,若經濟增速出現滑坡,並非因中國經濟失去成長潛力,而是制度出現問題。
就他來看,中國大陸有六大潛力能夠支撐「保8」任務:消費需求、就業需求、勞動力需求、創新、資本和土地。這六大潛力分別對應六大改革,這些改革一旦實現,不僅能促動成長,對未來20年中國的經濟持續成長和進入高收入國家亦發揮有力支撐。
那麼近來北京當局為何有成長下修的說法?鄭新立說,中共18大提出至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翻番(成長兩倍)目標,要求未來8年GDP增幅必須在8%以上,「收入翻番是政府必須完成的,因此還是有『保8』任務,18大提出的7.5%增速應理解為成長底線。」
鄭新立表示,中國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六大改革若能成功推進,可確保中國在2022年進入高收入國家之列,2025年超越美國,經濟總量將占全球第一,2030年中國人均GDP將達1.7萬美元,屆時中國才會告別年均8%的高速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