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準備體系(Federal Reserve)18日針對量化寬鬆政策(QE)做出重大宣示,結果與各方預期大相逕庭:聯準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定維持QE現行每個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不做任何縮減。
紐約股市受到此一消息激勵,如釋重負,一鼓作氣,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JIA)收盤上漲147點,來到15677點;標普500指數(S&P 500)上漲21點,以1726點創下歷史新高;納斯達克指數(NASDAQ)也上漲38點,以3784點做收。
FOMC今年6月例會之後,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年底之前啟動QE退場計畫,逐步縮減購債規模,縮減幅度至少100億美元。然而聯準會顯然認為,目前美國經濟目前只是溫和復甦,QE退場時機未到。尤其近來房貸利率走揚,其他金融條件也漸趨緊繃,更讓聯準會戒慎恐懼。
17日與18日的FOMC例會有10位委員參加,其中只有堪薩斯市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喬治(Esther George)對決議投下反對票。一般認為,對於即將在明年1月卸任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奇,這是一場勝利。
主張QE暫緩退場的人士擔心,QE退場雖然有助於防範通貨膨脹,但是退場過早會導致利率上升,資金緊俏,壓抑經濟成長,惡化失業問題。目前聯準會的基本立場是,只要通膨率不超過2%,聯邦基金利率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到失業率降到6.5%以下(今年8月為7.3%)。
FOMC要到12月才會舉行下一次例會,理論上聯準會還是有可能在今年底之前,啟動QE退場機制,縮減購債規模,不過前提是聯準會要看到更明確的證據,顯示美國經濟的成長力道能夠持續。
聯準會18日也公布最新的經濟展望,結果不甚樂觀: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只有2%到2.3%,低於3個月之前預估的2.3%到2.6%;明年經濟成長2.9%到3.1%,低於六月預估值3%到3.5%。因此在可見的未來,聯準會處理QE退場的原則仍會是寧慢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