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箱日記》2024年12月在台灣上映,這部紀錄片在金馬影展播出後一票難求,還連續數週奪得觀眾票選冠軍,收穫熱烈好評,它所闡述的不僅是一名性侵受害者的真實遭遇,更是與整個司法體制、社會成見對抗的歷程。
2017年,Me Too運動的浪潮從歐美擴散到全球各地,然而在民風保守的日本社會,大眾對性暴力議題向來是沉默的,被視為一種不能說的禁忌,伊藤詩織正是史上第一位公開具名,指控遭權勢性侵的日本女性,她勇敢揭發黑幕、為正義發聲,也因此被視為日本MeToo運動的吹哨者。
被「安倍晉三御用記者」性侵,伊藤詩織展開多年纏訟
2015年4月,主修新聞和攝影的伊藤詩織剛從美國紐約大學畢業,她與時任TBS電視台華盛頓分社長山口敬之相約,在一家東京的高級壽司店用餐,想詢問TBS是否還有職缺。
山口敬之曾為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撰寫傳記,擁有「安倍晉三御用記者」的稱號,並且與黨政關係良好,在日本新聞界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與地位。
然而在席間,伊藤僅喝了一兩杯清酒就覺得頭暈目眩,她走到廁所休息,結果就這麼暈了過去、失去意識。根據後來公布的監視錄影畫面,以及計程車司機的證詞,當時山口攙扶著明顯意識不清的伊藤,搭乘計程車到自己下榻的飯店,正是這個夜晚,完全改變了伊藤的一生。
隔日清晨,當伊藤睜開雙眼,她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前一晚又發生了什麼,只看見自己正在被眼前的男人性侵。伊藤覺得下腹部劇烈疼痛,內心一片恐慌,藉口要上廁所趕緊躲進浴室,卻震驚地發現自己的乳頭正在流血。伊藤只能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找到衣服後小心翼翼打開浴室的門,沒想到剛一走出去,就被山口抓住了上臂,並用力將她推回床上,以棉被蓋住了她的臉,說道「我真的很喜歡你,想趕快帶你去華盛頓,你被錄取了。」
回想起那段經歷,「那一刻,我真的以為自己會死」伊藤的證詞這麼說。
警方消極辦案,她決定站出來自己調查真相
事情發生後,伊藤隨即對山口提出刑事訴訟,雖然蒐集到了計程車司機的證詞、飯店監視器畫面,以及伊藤內衣殘留山口的DNA,但因為沒有保留精液等充分證據,在舉證困難的情況下,檢察官以罪證不足作出不起訴處分。這起事件也並未被媒體和大眾正視,山口不僅沒受到任何懲處,還能繼續頂著他的頭銜撰寫專欄、上節目發表議論。
直到2017年,為了不讓真相石沉大海,也希望社會能更重視性犯罪相關議題,伊藤改對山口提出民事訴訟,並頂著巨大壓力,以具名露臉的方式召開記者會。
在經過調查後,伊藤甚至發現東京警視廳原先要對山口進行逮捕,不過逮捕命令卻在前一刻被中止,而取消這次行動的,正是和安倍交情匪淺的東京警視廳刑警部長中村格。
公開指控的代價,是排山倒海的惡意與霸凌
在此之前,日本沒有任何女性性侵受害者公開具名指控的前例,因此當伊藤決心成為「歷史第一人」,事情才終於得到社會關注,以及國際上的支持,但同時她也面臨著來自各界大量的歧視與謾罵。
出席記者會時,伊藤臉上化著精緻妝容,身著深色襯衫與珍珠耳環,就因為襯衫的頭兩顆釦子沒扣,她被輿論批評穿得太低胸、太暴露,沒有「受害者該有的樣子」;社群媒體上也出現各種惡意言論,說她是「仙人跳」、「枕營業失敗」、「求職不成功就報復」等。
另外,BBC曾以伊藤的故事拍攝紀錄片《Japan's Secret Shame》(《日本之恥》),雖然因此引來更多海外媒體聲援,卻也使許多日本民眾相當不滿,覺得伊藤讓「國醜外揚」,於是對她進行惡劣的人身攻擊,並叫她「永遠不要回日本」。
日本國會議員杉田水脈則在接受 BBC 紀錄片採訪時,直指伊藤作為女性,和男性單獨飲酒又喝到意識不清,是「身為女人的失誤」,並認為伊藤對山口做出不實指控,深深傷害了對方與其家人。
伊藤詩織事件的影響力,以及歷史代表性意義
在日本的的傳統思想中,遭受性侵的人會被視為有缺陷的、不檢點的,因此他們往往傾向於保持沉默,根據日本內閣統計,當地僅有4%性侵受害者會報警。此外,日本的性侵罪從1907年就沒修改過,超過百年未變的法條早已不合時宜,就有日本議員在議會上強烈譴責,「日本在性犯罪法條方面,根本就是未開發國家」。
日本法律定義裡,加害者要有使用肢體暴力或恫嚇的行為;且受害者當下必須以肢體激烈反抗和大聲呼救,才符合強姦罪的定義,若因恐懼或被下藥迷昏而無法抵抗,加害者只會以「準強姦罪」被起訴。且「強姦罪」的被害人僅限女性,這表示如果男性被性侵,就不算被強姦;合法性行為的年齡則是13歲,為已開發國家中最低。
日本國會於2017年開始,針對相關法條研議修法,伊藤也以倖存者的身分站出來推動改革。如今日本已把「強姦罪」改成「強制性交罪」,將男性受害者納入法律保障範圍,合法性交年紀也從13歲改為16歲,並加重刑責。
而伊藤的民事官司也在2019年獲得勝訴,山口必須支付332萬日圓的賠償金。開庭當天,東京地方法院外聚集各國媒體,伊藤在人群簇擁中,高高舉起了白底黑字的「勝訴」標語,流淚說道「謝謝大家,我勝訴了」、「我還活著,真的很高興⋯⋯」。
隨著伊藤控告山口的案件引發大量關注,日本國內多位職場女性陸續站出來,指控自己遭受權勢性侵。自2019年起,多項性侵案件被判無罪的爭議,進一步引爆輿論,促使日本社會掀起一場「花朵運動」(Flower Demo)的浪潮,人們針對傳統觀念中,陳舊的價值偏見進行檢討,伊藤也因此被譽為「日本#MeToo運動的先鋒」和「花朵運動的旗手」,這對日本性別平權、法律改革的進步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黑箱日記》紀錄奮鬥精神,掀開權力的黑幕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伊藤善用文字的力量,她將自己從受害者的身分抽離,以新聞工作者的角度,去親身採訪了當初的計程車司機、山口的TBS同事、警方等相關人士,把調查案情真相的經歷寫成《Black Box》(《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一書,在2017年出版,大量曝光使議題能見度增加,也進一步揭露社會、法律體系腐敗的問題。
伊藤也把多年來留下的影像和錄音,製作成紀錄片《Black Box Diaries》(《黑箱日記》),跟隨著性侵倖存者第一人稱的視角,觀眾可以看到她在奮鬥過程中所展現的堅韌,以及遇到阻礙而產生的無力感。這部紀錄片在2024年上映,獲得蘇黎世電影節最佳紀錄片、觀眾票選獎等獎項,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遇到性侵害事件時,該怎麼處理和求助?
與伊藤詩織類似的遭遇,至今仍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不斷發生,而面對這種危急關頭,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呢?根據《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官網宣導,如果不幸遇到性侵害事件,務必要冷靜處理:
1、尋求安全:萬一遭遇襲擊,一定要先設法到達一個安全的地方。
2、保持現場:如果不幸遇襲,應保持現場,不要移動或再觸摸任何現場器物,以利警方採證與蒐集線索。
(1) 保留證據:先找一件外套裹身,報警處理,不要淋浴沖洗、更衣、也儘量不要洗手、刷牙、如廁。
(2) 同時應打113保護專線尋求社工人員或女警陪同,即刻到醫院檢查傷處,蒐集證據。
(3) 做好醫療處理後,再淋浴沖洗:切勿在發生事後立即淋浴沖洗、更換衣物或毀壞身上的衣物,因而毀滅了證物,而使得凶嫌逍遙法外。
3、記住歹徒的人、車特徵,以正確的描述所看見的重點線索:
(1) 人的部分:頭髮特色、臉部特色、口音、身高、體型、身體特徵、年齡、衣著等。
(2) 車的部分:顏色、年份、款式、車牌號碼、特別的裝飾、車斑痕跡、逃逸方向、逃逸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