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稱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答應捐新台幣1500萬元給清華大學卻未兌現,清華大學也兩度表示確實沒收到款項。對此,作家顏擇雅在臉書表示,清華大學校方這2天的公開發言,就是在嫌錢多,砍財源,把自己的募款潛能縮小再縮小。將來誰還敢捐錢給清大?
顏擇雅表示,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這兩所大學的在台創設,都是匪區大學的所謂「在台復校」。清華是1956年,交大是1958年。老蔣政權為了科技長遠規劃,一開始派給兩校的人才培育任務就不一樣,清華是核子工程,交大則是電子工程。因此清華在尚未有大學部之前,就先有原子科學研究所。交大在台灣一開始則只有一個電子研究所。
顏擇雅說,可想而知,後來憑電子製造業起飛而致富的創業家裡面,交大校友一定遠多於清大校友。也就是說,清大交大雖然經常並稱,好像旗鼓相當,但在校友捐款這一塊,清大一向是跟交大不能比的。
顏擇雅認為,不過,就算校友的有錢人數不如他校好了,但如果擦亮校譽,例如不要聘用到翁曉玲這種超級地雷,校長又很會公關,像當年的沈君山,並且深耕產學關係,讓有錢人覺得捐錢給清大很值得,很爽很光榮,然後一個帶一個,募款潛能還是可以很龐大,無上限的。
顏擇雅強調,沒想到清華大學做的是相反。校方這兩天的公開發言,就是在嫌錢多,砍財源,把自己的募款潛能縮小再縮小。將來誰還敢捐錢給清大?其他學校為了怕被帶衰,這兩天一定要努力表態,說自家的捐款程序絕不會出類似紕漏,讓全世界知道捐款給校方只會是好事一樁,現在是,百年之後也會是。不會哪一天,校長都換好幾人了,突然變政爭工具。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