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作為台北市的核心區域,轄內有國立台灣大學、師範大學等教育機構,還有大安森林公園,聚集許多退休人士及學子在此生活,是北市人口密集度最高的行政區。近期民眾接連反應,大安區潛藏不少危險道路,由於設置人行道必須由里長提出,北市府與國土署都「束手無策」。對此,台北市議員趙怡翔指出,目前交通規劃仍存在3項缺失,才導致人行道爭議不斷上演。
為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內政部去年推出「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透過網路票選出8條優先改善道路,其中包括台北市大安區「安居街」。不過,日前有民眾在臉書社團發文指出,其他7處路段均已著手改善計畫,惟安居街至今沒有進展,因為當地里長代表民意表示反對,甚至帶人大罵國土署官員,所以行人仍須與車爭道。該篇貼文發布後,不僅在網路上引起迴響,也引來百萬網紅Cheap怒轟里長行徑如同「土皇帝」,使行人安全議題再次受矚。
道路改善牛步 在地居民:用路人聲音恐被排擠
由於街道遲未設置人行道供行人使用,住在「安居街」附近的民眾Bruce(化名)表示,他曾向北市府交通局、市議員詢問設置人行道進度,始終得不到回覆,國土署回應必須由里長提出。他質疑,設置人行道本來就很合理,為何還要經過里長同意?且推動過程不夠公開透明,許多資訊只能被動得知,容易帶給民眾計畫不了了之的感覺。
除道路改善進度並不明確,Bruce也擔憂地提到,雖里長表示有蒐集當地民意,但他住在附近未曾被問過意見,而設置人行道會有正方與反方,若里長以問卷方式蒐集地方民意,僅詢問在籍住戶的想法,將排擠用路人聲音;加上發放問卷容易造成回覆率低、成效不彰等結果,人行道設置計畫可能以失敗告終。

坦言對官員「大聲」 里長還原爭議過程:市府方案不合地方需求
針對民眾質疑安居街劃設人行道暗藏黑箱,當地黎孝里里長方丁輝受訪表示,他並未反對設置人行道,而是希望市府做好配套措施,才不會造成民眾困擾。他說明,安居街被列為優先改善路段後,市府草率規劃出兩個方案,里長們對此毫不知情,且看過方案後還發現方案存在不少疑慮,因此他曾向市府提出建議,要求研擬更符合當地需求的方案,但後續就沒有消息了。
至於人行道方案為何會衍伸地方困擾?方丁輝解釋,市府規劃在安居街兩側設「實體人行道」,不僅影響一樓大門開關,也容易造成一樓積水問題,改為無高低落差的「標線行人行道」或「壓花地坪」較適宜;其次,安居街為典型商業街,附近還有兩間老人長照中心,因此需規劃共用臨停區,供長照車及貨車卸貨使用。
談及民眾指控里長曾向官員破口大罵,並將大安區里長冠上「土皇帝」的罵名。方丁輝還原當時情況,他坦言,他確實有對官員講話比較大聲,但主因與建置人行道無關,而是在他轄內有殯葬禮儀業者以藝術品之名違法販售骨灰罈,向市府反應未果,因急於解決事情,當天看見該位官員才比較激動。他也無奈表示,如果他真的是土皇帝,為何還會做這些為民著想的事情。 (相關報導: 川普沒料到「拿捏不了」烏克蘭?邱毅曝礦產協議告吹後果:澤倫斯基要小心了 | 更多文章 )
面對安居街人行道討論陷入羅生門,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回應,安居街列為優先改善案後,北市府專業人員擬定出兩、三個方案,原打算與國土署討論落實人行道的細節,但里長希望先了解計畫,導致中間產生溝通落差;由於政策對地方將產生重大影響,市府現階段正在蒐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