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好萊塢經常被視為溫和進步派、覺醒、「白左」的大本營,推廣各種政治正確的觀點、多元包容的理想。在奧斯卡頒獎典禮這類盛事上,獲獎影人總是會來上幾句「政治」的感言。然而,今年剛落幕的典禮焦點轉向團結與重建,外媒指出奧斯卡的政治色彩似乎在淡化。
好萊塢反川時代成往事
時間回到2016年,川普首次當選美國總統,一連串強人政策,包括禁止七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美國、停收敘利亞難民、興建美墨邊境圍牆、強制遣返墨西哥入境非法移民,引發種族歧視與踐踏人權的批評。對好萊塢明星來說,川普1.0時代可謂「罄竹難書」。
當時,好萊塢的獎季活動成為明星對川普政府表達不滿的舞台。2017年奧斯卡獎的主持人吉米・金摩(Jimmy Kimmel)是長年的「反川大將」,經常在脫口秀上對川普嗆聲。在奧斯卡典禮上,金摩毫不留情地嘲諷川普的內閣成員、女兒與政策。他甚至拿起手機在川普的推特上留言:「你不是應該去坐牢了嗎?」
2023年3月12日,主持人吉米・金摩(Jimmy Kimmel)主持第96屆奧斯卡獎。他曾主持2017年、2018年、2023年與2024年的奧斯卡獎。(美聯社)
當年眾家群星砲口一致,墨西哥演員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在頒發最佳動畫獎時,表達他「身為墨西哥人、拉丁美洲人、移工,身為人類,我反對任何形式分隔我們的圍牆。」譴責川普計畫在美墨邊界築牆的決定。衣索比亞裔女星露絲・奈格(Ruth Negga)、名模卡莉・克勞斯(Karlie Kloss)等多位藝人在禮服上佩戴藍絲帶,表達對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對抗川普政策的支持,捍衛公民權利、抵制種族歧視。
有趣的是,2017年的奧斯卡獎發生重大烏龍,把最佳影片錯頒給《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後再改為《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川普也借機嘲諷好萊塢:「光顧著批評我才搞砸了頒獎。」
2017年奧斯卡星光大道成為「反川大道」,事實上,影星們長久以來一直利用奧斯卡頒獎典禮發表政治立場。過去的獲獎人曾抗議越戰和伊拉克戰爭,也經常對移民人權表達支持。1990年代初,影人們曾佩戴紅絲帶來支持愛滋病患者。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2016年以《神鬼獵人》(The Revenant)拿下奧斯卡影帝時,有一半的感言放在他最關心的氣候議題上:「氣候變遷是真的,而且正在發生」。
今年好低調!眾星只有零星宣示
面對川普重返白宮,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似乎低調許多。較明顯的「反川點」或許只有主持人柯南・歐布萊恩(Conan O'Brien)一句隨口而出的玩笑話。歐布萊恩在介紹一部美國性工作者攻陷俄羅斯富二代的荒誕喜劇《艾諾拉》(Anora)時,他說:「《艾諾拉》今年入圍很多獎項,我猜這讓美國人很興奮,終於看到有人敢和一位有權勢的俄國人對幹。」這似乎是在暗指川普與俄國總統普京的關係越發密切。歐布萊恩呲牙聳肩,逗趣又尷尬的表情獲得滿堂彩,但他也很快就轉移了話題。
2025年3月2日,柯南・歐布萊恩(Conan O'Brien)主持第97屆奧斯卡獎。(美聯社)
與主持人相比,其他影星就含蓄得多。以《璀璨女人夢》(Emilia Pérez)拿下最佳女配角的柔伊・莎達娜(Zoe Saldaña)在感言提及她的祖母1961年從多明尼加來到美國,自己是「移民父母的驕傲孩子」,但並沒有談論到川普政府。她說:「我能夠因為這個角色獲獎,並且在片中用西班牙語演唱和對話,如果我的祖母還在,她一定會非常開心。」不免令人想到川普在3月1日指定英語為美國官方語言,並撤銷1990年代時任總統柯林頓要求聯邦機構應向非英語人士提供協助的命令。
2025年3月2日,柔伊・莎達娜(Zoe Saldaña)以《璀璨女人夢》(Emilia Pérez)獲得第9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美聯社)
雖然直接的「反川」作為不多,但今年的影星們不乏反戰宣示。美國演員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在《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中飾演匈牙利裔猶太建築師,睽違22年再獲影帝殊榮。他2002年就以《戰地琴人》(The Pianist),首次獲得奧斯卡男主角獎,也是史上最年輕影帝。布洛迪在感言中表示:「我再次來到這裡,為了表達戰爭、系統性壓迫、反猶太主義、種族主義等揮之不去的創傷和影響,我祈禱有一個更健康、更幸福、更包容的世界。我相信,如果過去能教會我們什麼,那就是提醒我們別讓仇恨不受控制。」
2025年3月2日,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以《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獲得第97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美聯社)
入圍最佳影片的《秘密會議》(Conclave)編劇彼得・史特勞根(Peter Straughan)在他的燕尾服上別了一枚烏克蘭國旗徽章,表達他對烏克蘭的支持:「我只是想說,我們不要拋棄烏克蘭。」似乎是在對2月28日白宮「川澤會」的緊張氣氛喊話。此外,入圍最佳紀錄片的《危脆之戰》(Porcelain War)講述烏克蘭藝術家面對俄國侵略的經歷,整個製作團隊都配戴了烏克蘭國旗徽章。
除了俄烏戰爭,也有為巴勒斯坦聲援的影人。《粗獷派建築師》主演之一的蓋・皮爾斯(Guy Pearce)戴了一枚「自由巴勒斯坦」徽章現身,徽章上有一隻白鴿叼著金色樹枝,他說:「這是我最起碼能做的,盡可能為巴勒斯坦提供支持。」
CNN:早有預料奧斯卡避談政治
由於今年初的野火重創洛杉磯,從葛萊美獎到演員工會獎等典禮,皆將焦點放在致敬消防員與救災人員上,奧斯卡也如此跟進,將主題聚焦於團結與感恩。在頒獎前,策劃奧斯卡典禮的影藝學院執行長比爾・克雷默(Bill Kramer)就明確告訴美國媒體CNN,他希望今年的典禮遠離政治(politics-free),這也是他選擇歐布萊恩當主持人的原因,他說:「歐布萊恩是一位和藹的人道主義者,他並不那麼關心政治。」
但是,CNN娛樂記者魏格麥斯特(Elizabeth Wagmeister )指出,即使今年的奧斯卡獎淡化政治色彩,但不少入圍電影的題材本身就涉及政治與社會議題,因此還是難以完全避免政治討論,如講述迫害猶太人的《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與《跳痛之旅》(A Real Pain)、有關跨性別者經歷的《璀璨女人夢》(Emilia Pérez),而《狂人法則》(The Apprentice)更是直接就是川普的故事。
《狂人法則》在坎城影展大獲好評,卻在上映過程中屢受川普團隊的打壓,一度找不到美國片商願意發行,也讓導演阿里・阿巴斯(Ali Abbasi)感嘆:「製作並上映這部電影,是我至今做過最具挑戰性的事。」《狂人法則》描繪川普不凡卻備受爭議的崛起之路,因為勾勒出川普充滿歧視、恐嚇、強暴、用藥、橫刀奪愛,甚至是他抽脂與治療禿頭等爭議情節,在美國上映前夕,遭到川普法律團隊揚言提告。
經濟學人:川普讓好萊塢怕了
另一位資深製片人說:「如果有人跟我提案一個關於35年前從委內瑞拉來到美國的家庭故事,我想這位移民母親恐怕不會再開門,因為她怕川普會把她趕回國。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但我不會去碰這個題材,因為沒有人能把這部電影拍出來。」《經濟學人》指出,沒有人想被清算,也沒有人想親眼看著心血結晶化為泡影。因此,有些故事注定永遠不會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