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玉山輸了!台灣最強國家公園一年吸643萬人造訪,遊客讚:輕鬆好走、處處都很驚艷

2024年1月至12月台灣國家公園最熱門前三名為陽明公園、壽山園區、臺八線沿線景觀區。(圖/洪煜勛攝)

每到假期,許多人除了愛跑各大商圈逛街外,也會趁天氣晴朗安排一些戶外活動,像是前往各個國家公園踏青,吸收大自然釋放出的芬多精等都是不錯選擇。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旅客在2024年1到12月最愛造訪的國家公園名單也出爐,前三名依序為陽明公園、壽山園區、臺八線沿線景觀區。

2024年1到12月前十大熱門國家公園

10.南灣遊憩區:24萬6954人次

9.龜山園區:36萬1383人次

8.梅山遊客中心:54萬1787人次

7.塔塔加遊憩區:54萬6253人次

6.擎天崗:63萬8403人次

5.冷水坑:65萬4976人次

4.陽明山遊客中心:68萬2638人次

3.臺八線沿線景觀區:132萬8843人次

2.壽山園區:185萬6755人次

1.陽明公園:643萬6602人次

實際查詢陽明公園的Google評論,發現獲得4.4顆星的好評,不少去過的人都大讚,「陽明公園地勢平坦,步道寬廣且規劃良好,是一個非常適合散步與放鬆的地方。園內的道路平坦舒適,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輕鬆行走,對於年長者來說也非常友善,甚至嬰兒車與輪椅都能順暢使用」、「陽明山的花鐘蠻有名氣的,規劃的還不錯,有停車場,公廁,登山步道,可以來體驗一下喔」、「一個臺北人的後花園,隨季節的變換,充滿活力的花草生物,讓細心的你,隨地可以有驚艷的喜悅」、「國內外的遊客到一定會到此一遊的公園,櫻花開放時是不能錯過的賞櫻名勝!」、「花鐘和附近的景點是花季必遊的路徑」、「最美的風景,四季都有不同的特色,來幾次都覺得很好,隨時隨地都可以來遊賞美景的地方!」。

事實上,陽明公園位在臺北市的北邊,距離市區大概17公里;日據時代曾叫做草山。臺灣光復後,為紀念王陽明先生,於1950年時,改名為「陽明山」,並設立陽明山管理局來開闢陽明公園。陽明公園總面積約107公頃,被大屯山群區包圍,海拔445公尺,一年四季都會有梅、櫻、桃、李、杜鵑、茶花等不同花卉,總吸引很多人上山賞花。此外,這邊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是花鐘,來訪千萬別忘了合照打卡。

除此之外,許多人來到陽明山也會順道前往冷水坑逛逛,並在Google評論留下評語表示,「冷擎步道很好走,沿途標示也相當清楚,山上涼涼,一路就從冷水坑走到絹絲瀑布,再折回轉向擎天崗,欣賞山嵐美景看牛群」、「設施不錯、停車方便、此季節賞芒月份,自己的假日外出走走練腳力的好地方。夢幻湖絕美的倒影美不勝收!」、「風景好, 樹葉轉黃,氣溫舒爽,相比冷水坑主位置, 牛奶湖比較有特殊性質,綠色林道不長但是很漂亮,非常實適合慢行賞景」、「清新的地方,生態環境維持的很乾淨舒服,有時飄來一點霧氣,氣氛很好!」

緊鄰一旁的擎天崗也是許多北部人放鬆的好去處,「寬闊的大草原,難得有好天氣,藍天綠地景色優美,這次繞了一圈環形步道,邊走邊拍,這裡是親近大自然的地方」、「好天氣時很適合帶孩子來看牛,看著牛群自在躺在大草原,看著遠方的天空山景特別chill」、「擎天崗就是好天氣必去的地方,也是大學生說走就走的好去處,觀光客、新人很多,但大家素質都很好不會推擠,推薦想出門走走的人」、「陽明山最親民的風景區,可坐公車直達,下車步行2分鐘就到環形步道。草原,水牛,綠地,藍天,遊客,皆在咫尺。」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