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守大學「電視與電影學系」學生攝製的數部短片作品,近日連傳得獎好消息;由來自馬來西亞的蘇智雄所導演《小白船》,繼去年放視大賞銅牌獎後,再榮獲第41屆金穗獎學生作品類的優等、最佳攝影獎,而《蘋果》、《彌留》、《負子》等片,也陸續獲得各獎項青睞,表現搶眼。
《小白船》一片取材導演自身故事,也是去年度畢製作品,除獲得放視大賞銅牌獎,亦入圍華盛頓華語電影節「劇情短片」主競賽單元、Seashort馬來西亞新秀影展10強,以及福爾摩沙影展;導演蘇智雄面對各方肯定,謙虛表示「很幸運」,特別感謝製片許祖寧,以及同獲金穗獎肯定的攝影師李威槿等,強調跨國團隊合作無間,才能有如此佳績,期許未來還能拍出更多撫慰人心的作品。
蘇智雄指出,非常珍惜臺灣創作環境,回顧《小白船》拍攝點滴,一度陷入低潮,幸賴老師鼓勵與偶然觀看馬國電影後,才重新找回真正想傳達的內涵,並在影片中置入馬國獨特音樂元素,藉由同學林晉德混音技巧,傳達出適切氛圍,幫影片加分許多。

激發拍片信心 獲最佳音效混音
由「影視系」大三學生萬簫桐導演、簡嘉儀製片的《蘋果》,亦獲得創教育影展的首獎,該短片描述女性成長過程中身體意識萌芽,反思社會審美與商業廣告中對女性的物化,帶給青春期女孩的負面影響;簡嘉儀提到,劇組成員多數為女性,第一次合作難免遇上須不斷修改的挑戰,她坦承原本沒有要報名比賽,但受到老師李志薔鼓勵而嘗試,謝謝教育影展肯定,也激發同學們繼續拍片的信心。 (相關報導: 這世代不可不知的事!內政部推出5分鐘短片探討言論自由,網友力挺「剩下就是我們的事了」【影音】 | 更多文章 )
來自香港的學生導演陳漢華所執導的《彌留》,則獲得藝美獎最佳劇情短片;陳漢華說,近期經常聽聞身邊長輩故事,興起以此為題創作靈感,演員多數由系上同學扮演,相當出色,而他更特別把香港阿嬤原型放進劇情中,藉此傳達對長輩的感念;《彌留》的音效也是由義大「影視系」同學蔡昱邦原創製作,而蔡昱邦所製作的另一部短片《負子》,同時獲得今年度藝美獎最佳音效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