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關稅戰開打一賴清德還沒談判先投降

面對美國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透過影片向國人發表談話。(總統府提供)

對於川普4月2日發動的關稅戰,賴政府在經過4天後做出了最新的回應:賴清德還親自說明,首先,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其次,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可確定的就是我方不會報復川普對台開出的32%關稅比率;台積電赴美投資的承諾不會改變,未來只要符合國家利益,還會繼續推大企業赴美投資。

看來賴政府完全向川普「投降」,並且全力配合川普的「指指點點」,完全不問川普這條32%防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單憑2024年去年一年台美貿易逆差就訂出來,而非依據多年平均逆差,這是真正的「對等關稅」嗎?還有台積電被迫投資一千億美元,川普馬上加價到二千億美元,這是合理與對等台美貿易關係嗎?賴還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台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完全讓自己淪為「美國附隨組織體」一般了!

賴在還未爭取到與美談判之前就把自己所有的牌全部曝光:五項策略就是在向川普輸誠,完全沒有顧慮到我方的貿易主體性與主權。

賴的策略一,首先,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問題是談判的對象是誰?美國願意我方談判嗎?賴以為「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問題是這是我方一廂情願的想法,但是美方同意從零談起嗎?

其次,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包括對美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外,再加上提出軍事採購清單,這可以說我方的底牌,賴還未和美方走上談判桌就自己先掀開底牌,不是等於任美方宰割而毫無還價的空間與彈性啊!

再說,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台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除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加碼。賴政府還自稱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做出對等整合,這更是一廂情願,川普要的是美國繼續強大,只有不斷吸金,怎麼可能反過來投資台灣呢?

還有,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請問賴政府,我方要解決非貿易障礙,對我們國內的企業會有多大的傷害與震盪?你們做出了評估嗎?屆時美方若是持續追究,而我方能夠吞下來而自斷國內企業的相關保障而失去競爭力嗎?

最後,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賴政府做得到嗎?

整體來看,賴政府的策略一在還未爭取到和美方進行對等談判的機會,就自己先把投降條文寫好了!我們不曉得賴的國安團隊與經貿隊有沒有認真與詳細地做全面盤整與沙盤推演,在川普拋出關稅戰,有哪個國家會如此「白目」的自曝自家的所有條件?再請問有哪個國家的談判是如此毫不保留地將自家的經貿發展前途完全「信託」給談判對手呢? (相關報導: 風評:國難當前,子彈還能飛多久? 更多文章

至於策略二,支持與協助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卓內閣雖公布了九大面向,20項措施。但是都是靠補貼880億來支持,問題是過了今年,明年以後呢?還有中小企業與傳產業若是沒有訂單,他們能撐多久?撐不下去如何轉型呢?更麻煩的是誰來幫他們公平處理愈來愈高的關稅成本呢?(還有最容易被犧牲的就是農業相關產品與發展,賴政府隻字未提,更顯示出農民的弱勢與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