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又一法律勝利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支持總統引用《外敵法》驅逐非法移民

美國總統川普引用《外敵法》強化邊境管制,獲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支持。(資料照,美聯社)

2025年4月7日美東時間下午,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一項具有重大政治與法律意義的裁定,支持美國總統川普引用1798年制定的《外敵法》(Alien Enemies Act),加速驅逐被指控為委內瑞拉幫派成員的移民。此項法律過去主要在戰爭時期使用,如今成為川普政府強化反非法移民政策的新工具。

最高法院應川普政府請求,撤銷了華府地方法官詹姆斯.波斯伯格(James Boasberg)於3月15日頒布的臨時禁令。該禁令原本暫時阻止川普政府引用《外敵法》進行快速驅逐行動,直到相關訴訟有進一步發展。

左翼團體提出訴訟,質疑川普超越職權

川普於3月15日正式動用《外敵法》,針對被認定屬於委內瑞拉幫派「阿拉瓜列車」(Tren de Aragua)的移民進行快速驅逐。此舉意在加快遣返程序,繞過常規移民審查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外敵法》最為人知的應用發生在二戰期間,當時政府利用該法拘留來自敵對軸心國日本、義大利和德國的移民。

《外敵法》明確賦予總統權力,在戰爭時期對「效忠外國勢力、並可能構成國安風險」的個人進行驅逐、拘留或限制行動。然而,此次在非戰爭狀態下的適用引發了廣泛爭議。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代表一群被美國移民當局拘留的委內瑞拉男子提出訴訟,試圖阻止這波驅逐行動。訴訟核心論點認為川普此舉已逾越總統職權範圍,因為《外敵法》僅能在「美國宣戰」或「遭到入侵」等特定情況下啟用。

川普政府:飛機已飛出美國領空,地方法官沒有管轄權

這場法律戰突顯了行政權與司法審查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反映了美國移民政策長期以來的政治爭議性質。公民權利組織質疑政府將幫派活動與國家安全威脅等同的法律基礎。

儘管波斯伯格法官曾短暫阻止遣返行動,川普政府仍讓兩架已在空中的航班繼續前往薩爾瓦多。美國官員最終將238名委內瑞拉男子移交給薩爾瓦多當局,這些人隨後被關押於當地的「反恐監禁中心」。

針對川普政府是否違反禁令的質疑,司法部律師辯稱,在書面命令正式下達時,兩架飛機已離開美國領空,因此不屬於該命令的管轄範圍。他們同時也駁回波斯伯格法官在命令生效前兩小時於聽證會上發出的口頭指示,認為口頭命令不具法律拘束力。川普團隊則一直堅持,法官的臨時禁令本質上已經侵害了總統在國家安全議題上的固有決策權。

事態進一步升級於3月18日,當時川普在社群媒體上公開呼籲國會彈劾波斯伯格法官,此舉引發了廣泛關注。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茲(John Roberts)隨後罕見地對川普的言論提出譴責,顯示出司法部門對維護司法獨立性的堅持。

上訴過程衝突:納粹比喻引發法庭爭論

川普在社交媒體貼文中將波斯伯格形容為「激進左派瘋子」、「麻煩製造者與煽動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波斯伯格法官於2011年經參議院以96票對0票的高度跨黨派支持通過任命,其專業資格曾獲得兩黨共識。

在華府上訴法院審理過程中,情緒氛圍相當激烈。法官派翠西亞.米勒特(Patricia Millett)在質詢中向司法部律師德魯.恩辛(Drew Ensign)提出尖銳質疑,指出:「納粹分子在《外敵法》下受到的待遇都比這次好。」這一比喻立即引發強烈反彈,恩辛回應道:「我們絕對不同意這種納粹的比喻。」

此案的人道主義層面同樣引人關注。許多被遣返的委內瑞拉移民家屬強烈否認其親人與幫派有任何關聯。辯護律師舉例說明,一名被遣返的職業足球員兼青少年教練,僅因為手上有個皇冠刺青——實際上是為了致敬他喜愛的皇家馬德里足球隊——就被錯誤地識別為幫派成員,顯然存在執法誤判。

這些個案突顯了快速遣返程序可能導致的公正性問題,以及在國家安全考量與個人權利保障之間尋求平衡的複雜性。最高法院的此次裁決不僅強化了川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權限,也為美國移民法律實踐開創了新的先例,其長期影響將繼續在法律界和政治領域引發深遠討論。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