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為什麼:關稅究竟是什麼稅?川普為何對其情有獨鍾?

「關稅」不是川普的「手段」,而是川普的「目的」。(圖/取自pixabay)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對美國貿易夥伴實施的新一輪大規模關稅已經生效。

他所稱的「最惡劣違規者」,包括數十個國家,它們輸往美國的商品,被加徵的額外關稅被暫緩實施,其中針對中國產品的稅率加至125%。

川普聲稱,關稅將促進美國製造業發展並保護就業,但經濟學家警告,此舉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損害,並推高美國及全球消費者的商品價格。

關稅是什麼?它如何運作?

關稅是對從其他國家購買的商品徵收的稅。

通常,關稅是商品價值的一定百分比。例如,一件價值10美元(約合7.59英鎊)的商品若被徵收25%關稅,則需額外支付2.50美元(約1.90英鎊)。

對中國商品徵收125%關稅,意味著一件10美元的商品要再加收12.5美元的稅。

進口商,也就是將外國商品運入美國的公司,需向政府繳納這筆稅款。

這筆錢會在商品通過美國海關時收取。

企業可以選擇將部分或全部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為什麼川普要使用關稅?

幾十年來,川普一直主張應使用關稅來促進美國經濟。

他認為,關稅將鼓勵美國消費者購買國產商品,增加政府稅收,並吸引大量投資回流美國。

川普希望縮小美國從其他國家購買商品的總價值與其向外銷售商品價值之間的差距。他主張,美國長期以來被「作弊者」占便宜,被外國人「掠奪」。

除了關稅,川普還提出其他要求。他在本任期內最早宣布的關稅措施針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理由是這些國家應該在阻止移民和非法毒品流入美國方面做得更多。

儘管他堅決捍衛自己的關稅政策,但越來越多共和黨內有影響力的人士與反對的民主黨及外國領導人一同批評這些措施。

長期支持川普的保守媒體《每日連線》(Daily Wire)共同創辦人本·夏皮羅(Ben Shapiro)表示,這些措施可能對經濟造成災難性後果,政策訊息也十分混亂。

川普的「對等關稅」是什麼?

川普於4月5日對所有美國的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的基本關稅。

英國、阿根廷、澳洲、巴西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商品都受到這項「基準」稅率影響。

而針對另外數十個國家的關稅則一度計劃於4月9日大幅提高,但川普後來宣佈暫緩90日執行。

這項暫緩並不包括中國。美國對中國商品原定徵收54%關稅(即在原有20%基礎上加徵34%),川普之後兩度將總稅率提高至104%及125%,原因是中國誓言「奉陪到底」,拒絕取消其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報復性關稅。

此外,先前針對中國商品低於800美元(約合624英鎊)的免稅優惠,也將於5月1日終止。

這些商品屆時將面臨90%關稅,或每件75美元的最低稅額,而此金額將於6月1日提高至每件150美元。

中國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84%的新關稅。

白宮官員稱這些更高的關稅為「對等關稅」。

理論上所謂「對等」,是指根據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現有關稅,再加上非關稅障礙(如法規遵循成本)所推算出來的稅率。

但實際上,在川普的關稅措施中,許多國家的稅率並非這樣計算。 (相關報導: 對等關稅暫緩90天之後,《經濟學人》談「拖延的藝術」:川普真的不可預測嗎? 更多文章

相反,稅率是以消除美國對該國貿易逆差為目標所計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