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科技業龍頭宣告破產!估值曾達19億美元「如今負債162億」,軟銀沃爾瑪都有投資

美國知名農業科技公司Plenty近日向德州法院提出破產保護申請,公司最高估值曾達到19億美元(約新台幣617億元)。(示意圖/取自unsplash)

美國知名農業科技公司Plenty近日向德州法院提出破產保護申請,這家曾致力於革新全球農業的創業公司如今走到了絕境。成立於2014年的Plenty,專注於發展室內農場技術,起初以其創新的水培系統和垂直農業理念吸引了眾多風險投資者的關注,曾獲得來自軟銀、沃爾瑪及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等重量級投資者的支持,最高估值曾達到19億美元(約新台幣617億元)。然而,儘管Plenty在資金上得到充足支持,最終仍未能走向商業化成功,成為農業科技領域泡沫化的又一例證。

知名農業科技公司Plenty宣告破產!估值曾達19億美元

根據《Hortidaily》、《techcrunch》報導,Plenty的創辦人Matt Barnard和農業博士Nate Storey於2014年共同創立了這家公司。他們宣稱,Plenty的室內農場能夠在不依賴陽光和農藥的情況下實現全年穩定生產,並且產量是傳統農業的350倍,能種植超過300種作物。從2017年起,軟銀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陸續投資了Plenty,包括B輪、C輪、D輪以及2022年的E輪融資,總額接近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4億元),創下農業科技領域的募資紀錄。

然而,儘管Plenty獲得了大量資金和支持,事實上公司一直未能實現盈利,據破產檔案顯示,公司負債總額在1億至5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至162億元)。即使與沃爾瑪簽署了合作協議,進軍零售市場的步伐依然緩慢,最終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創辦人Matt Barnard也將重心轉向其他事業,導致公司內部核心人才流失,經營狀況逐漸惡化。原本計畫在全球多個大城市建立500座農場的宏大藍圖,最終僅剩下一座草莓農場仍在運營。

Plenty的破產案顯示了科技理想與現實經營之間的巨大差距。隨著全球資金緊縮,投資者的風險意識逐漸提高,許多新創公司如果無法提供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穩定的經營能力,將難以長期生存。根據PitchBook的統計,2024年近四分之一的新創公司在融資時遭遇折價或平盤,創下近十年的最高紀錄,過度依賴資本輸血的企業正逐步被市場淘汰。

在Plenty的破產背後,反映出的是農業科技行業的整體泡沫化。儘管該領域的創新和技術發展值得期待,但要實現規模化生產和商業化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