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台積電比買輝達好?外媒曝護國神山「超越NVIDIA」2大理由:現在可以入手

台積電今日股價重返千元。(資料照/柯承惠攝)

AI時代投資該選NVIDIA還是台積電(2330)?權威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與多位專家深度分析指出,台積電憑藉其在AI晶片製造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地位、相對合理的估值(本益比15.7倍vs輝達30倍)以及深厚的技術護城河,其長期投資價值與佈局吸引力,可能更勝NVIDIA!本文完整剖析台積電的結構性優勢、面臨風險與未來成長潛力。

訂單滿手、鈔票一波波!台積電成長力道嚇嚇叫

《The Information》的分析強調,當前所有頂尖AI晶片的實現,無論出自NVIDIA或其他設計公司之手,均高度依賴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與大規模量產能力。桑伯格投資管理公司(Thorn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肖恩·孫(Shawn Sun)明確指出,台積電是現階段全球唯一能大規模供應AI所需最先進晶片的製造商。這種獨特的產業地位,賦予了台積電在面對潛在貿易壁壘(如關稅)時,仍具備相對強韌的營運彈性。台積電自身在今年4月17日的法人說明會中亦釋出強勁信號,表示主要AI客戶訂單需求穩定,並維持2025年AI晶片營收翻倍的預期。

支撐此論點的,是台積電穩健的財務表現與清晰的成長軌跡。公司今年4月份營收繳出年增48%的亮麗成績。受惠於微軟(MSFT-US)、Google母公司Alphabet(GOOGL-US)、Meta(META-US)等AI技術領導企業持續的研發與資本支出,台積電的訂單能見度極高。市場普遍預期,台積電未來五年有望維持接近20%的年複合平均成長率(CAGR)

股價比一比:台積電現在是「俗擱大碗」的績優股?

從估值角度觀察,相較於NVIDIA約30倍的前瞻本益比,台積電目前約15.7倍的水平顯得更具吸引力。新紀元基金(New Epoch Fund)創辦人理查德·亞爾茨(Richard Arts)認為,考量其未來五年的成長動能,台積電當前估值完全具備投資價值。他指出,儘管NVIDIA因其較高的利潤率享有市場給予的估值溢價,但台積電在整體AI產業鏈中扮演著更為基礎且具戰略性的核心角色。

台積電難以撼動的技術領先地位是其最深厚的「護城河」。作為全球唯一實現5奈米及以下更先進製程大規模量產的晶圓代工廠,其市場佔有率預計將從2023年的60%進一步攀升至2024年底的67%。肖恩·孫強調,半導體製造存在顯著的「世代技術壁壘」,一旦在技術迭代中落後,便可能永久失去競爭力。此「贏家通吃」的特性,使台積電能囊括包括Google、亞馬遜(AMZN-US)等自行研發晶片的科技巨頭的代工訂單。

風險還是有,但別自己嚇自己!專家:台積電沒那麼「軟」

當然,投資台積電並非全無風險。半導體產業固有的週期性波動,以及其資本高度密集的特性,使其難以快速應對市場需求的急劇轉變。然而,桑伯格投資管理團隊認為,這些週期性因素已使台積電股價相較其內在價值存在一定折價,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切入點。

地緣政治風險,尤其是台海局勢的潛在不確定性,始終是市場關注的最大變數。亞爾茨分析,目前股價已部分反映了此類極端風險的預期。為此,台積電正積極推動全球製造基地多元化,包括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預計將承擔近三分之一先進製程產能)、歐洲德國及日本熊本等地建廠,以分散營運風險。儘管海外設廠初期可能面臨成本上升、利潤率稀釋的挑戰,但分析師普遍相信,憑藉其技術壟斷地位和強大的議價能力,台積電有能力透過適度調價將成本轉嫁給客戶。

市場短期怎麼晃?別只看一天,要看長遠價值!

今年以來,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台積電與NVIDIA的股價皆經歷了回檔修正,一度跑輸標普500指數。但隨著本週稍早川普政府宣布暫緩貿易爭端,市場情緒迅速回暖,帶動晶片股強勁反彈,台積電股價在一周內漲幅即接近9%。

綜合而言,儘管短期市場波動與地緣政治陰霾持續,但從基本面、產業地位、技術領先性及估值角度分析,台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依然穩固。對於能洞察產業本質並採取長線佈局的投資人而言,當前的市場修正或許正是重新評估進場的良機。 (相關報導: 台積電跌到780元卻不敢買!謝金河揭「台灣投資人心態」:有人一直在捅自己人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