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在城鄉風貌營造與社區活化方面的努力,獲得重要肯定!縣府城鄉發展處近期參加由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主辦的「2025建築園冶獎」評選,共有三項不同性質的計畫案脫穎而出獲獎,展現了雲林在推動永續城鄉發展上的豐碩成果。
在景觀工程類別,雲林縣有兩項計畫獲得獎項。其一是「雲林縣虎尾鎮新舊城區縫合計畫(第二期)」,該計畫透過導入藝術元素,成功活化了閒置的虎尾建國二村。例如,利用壁畫和模型在活動中心重現生態與眷村記憶;將廢棄水塔轉化為結合編織網和鋼構爬梯的探索空間;市場區域以竹構棚架呼應戰機意象;林蔭大廳結合舊遺構與鋼構樓梯;曹宅則巧妙保留安全的殘存結構,讓這片富有歷史記憶的眷村空間重拾生機,成為居民休憩交流的新場域,延續眷村獨有的故事與文化。
另一獲獎景觀工程為「林內鄉生活產業景觀創生再造計畫」,重點在於改善林內寶隆公園內的生態水池區域。寶隆公園本身擁有珍貴的文化資產建物、大片綠地與人行步道系統。透過此次改造,不僅串聯了生態水池與公園內的遊憩路徑,新增的環池步道延伸了親水空間,同時也重新塑造了地景設施並整合公園的指標系統,大幅提升了公園的整體魅力與使用體驗,為林內鎮增添一處高品質的戶外空間。
在社區營造領域,由縣府輔導水林鄉蕃薯社區的作品「蕃薯綠食堂」也獲得肯定。被譽為「狀元村」的蕃薯厝,近年來在社區志工的共同努力下,將多處閒置空地改造為具有多元功能的特色空間。其中,「蕃薯綠食堂」便是由一處廢棄房舍改建而成,提供社區居民一個能夠一同下廚、共享美食的溫馨場所。改建過程中,除了盡量保留建物原始風貌,更特別考量到長輩的需求,設置了輪椅友善區及安全警報器,確保社區長輩們在這裡用餐不僅安心、方便,進出也能更加安全。 (相關報導: 白沙屯媽祖香燈腳快兌獎!雲林縣政府送3大禮,數字全中能拿6.6萬結緣品 | 更多文章 )
張麗善對此次獲獎表示感謝與肯定。她強調,縣府推動各項重大建設時,除了注重美學設計,更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目標11:永續城鄉」,期望透過結合社區力量,創造更多元、更符合民眾需求的活動空間,藉此提升縣民整體的生活品質。張縣長勉勵縣府各單位能以此次獲獎為動力,持續在城鄉發展上努力不懈,朝著建設一個兼具各項機能、讓縣民感到幸福宜居的永續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