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台灣宗教界的盛事,數十萬信眾參與,媒體更密集報導。各黨派的政治人物,不管其本來的宗教信仰為何,也都來了。但政治人物拜媽祖與其說是祈求保佑,其實是做動作給選民看的。更主要的居心可能是,爭取媽祖信徒的認同感。所以,媽祖遶境除了祈福保平安外,更有濃濃的政治味。
尤其是在當前大罷免的政治風潮下,罷免、反罷免的政治攻防,竟也出現在遶境活動中。之前曾傳出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與其夫人,專程到中部參拜迎駕後,卻被媽祖鑾轎「遶過」的新聞。日前又出現手持「大罷免」旗幟的信眾,準備跪地鑽轎底之際,媽祖鑾轎突然後退、轉向的鏡頭。
對此現象,藍綠不同立場的人士都各自解讀,並刻意放大。但是拿庸俗狹隘的人性,去臆測神明的聖意,卻是對於媽祖的褻瀆。媽祖絕不會選邊站,介入世俗的罷免、反罷免之爭。因為媽祖將所有的信眾都視為最摯愛的子民,無分軒輊,豈有喜怒愛憎的分別心?
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媽祖是如同有千百億化身,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媽祖、觀世音菩薩都是大慈大悲,護佑所有眾生的。而所謂慈悲是與樂(慈)、拔苦(悲)。更進一步說,是不分親疏遠近的無緣大慈,感同身受的同體大悲。就文字內涵而言,「慈」字是上「茲」下「心」,意思是當下感受到,想立即布施種種快樂的這個心。「悲」字是上「非」下「心」,意思是無分別心,不分對象,都一視同仁的想救拔他的痛苦。甚至一些行惡多端之徒,只要能誠心懺悔,媽祖也是慈悲攝受的。
更進一步說,也不是因為朝拜供奉的祭品越豐盛,得到的保佑就更大。佛法很重視供養,供養佛菩薩有很大的功德。而供養有財物供養、法供養兩種。《普賢菩薩行願品》提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因此,依教奉行,如理行持,長養慈悲心,是最殊勝的法供養,其功德遠比在供桌擺上豐盛的食物,或以飲食、器具布施香客等更大。
當然,扶鑾轎、鑽轎底,不畏身心疲困徒步跟著媽祖行腳,固然都十分令人感動,但這是表達對媽祖的恭敬虔誠,是內化自省的功夫,而不是藉此來博取媽祖歡心的。也不是因為親手觸摸到鑾轎就可以更幸運。
台灣有極高比例的人口都是信奉媽祖的。《金剛經》云;「若人以色身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此,信仰媽祖絕不只是在媽祖聖像前跪地膜拜,最重要的是謹記遵從媽祖的慈訓,效法學習媽祖慈悲為懷的精神,以寬容心來看待不同立場的人,這才是信仰媽祖的真諦。如果刻意曲解媽祖懿旨,認為媽祖對某種政治主張贊同或不贊同,就與媽祖廣澤眾生的悲願背道而馳了。 (相關報導: 李震華觀點:宗教不應成政治戰場─從白沙屯事件看大罷免的邊界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環保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