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醫》(Gifted Hands)是一部 2009 年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美國著名黑人神經外科醫師班・卡森(Ben Carson)的成長歷程與傳奇事蹟。乍看以為這部電影會像一般醫療劇一樣,充滿驚心動魄的手術場景,觀賞後才發現,它更著重於如何面對人生的困境與自我突破。而在這段非凡的旅程中,Ben 的母親無疑是推動他走向成功的最關鍵人物。
無窮的想像力 使他成為兒童腦神經外科先驅
Ben Carson 是世界頂尖的神經外科醫師,年紀輕輕便在 1987 年成功完成史上首例頭部分離連體嬰手術,兩個嬰兒皆存活下來,轟動全球。電影便以這對雙胞胎從德國到美國求診為開場,藉此串接起 Ben 的人生故事。
在這之前,Ben 也曾創下另一項醫學奇蹟——他是第一位在兒童身上施行大腦半球切除術的醫師。當時有一名小女孩因罕見癲癇症狀,幾乎無法正常生活,甚至無法認出身邊的人。Ben 認為兒童的大腦具有強大的可塑性,即便切除半邊大腦,另一半仍可彌補功能缺失,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這種大膽又充滿想像力的思維,其實深受母親的影響。Ben 的母親總是對他說:「每個人都有想像力,而想像力能讓你變得更好。你的腦袋裡有整個世界,你要看得更遠。」
知識不僅是力量 更是與人結緣的契機
電影中有一幕令人相當印象深刻,Ben畢業後到當時最具權威性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面試,當被問到為何選擇神經外科時,他說:「大腦是個奇蹟,大部分的醫師沒有信仰,不相信奇蹟,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解釋的,我相信我們都有能力展現奇蹟。」此外,他還以音樂家韓德爾在三週內寫出《彌賽亞》的驚人成就為例,成功打動了同樣熱愛古典樂的面試官。
Ben不僅在專業上表現卓越,從小就受到母親的嚴格教育,培養了廣泛的閱讀興趣。他的母親雖然不識字,卻深信知識能改變命運。她要求 Ben 和哥哥每週必須讀兩本書,並向她口述讀後心得。她甚至趁著為教授打掃時學習認字,讓這段學習旅程更加多元且深刻。
這樣的舉措讓Ben的學校成績突飛猛進,因為雜食性的閱讀,讓他多方吸收各種不同的知識,不僅讓他可以流暢拼出許多艱深的字彙,贏過過去因他成績不好而嘲笑他的同學;在自然課上更能回答出黑曜石的成因,當時老師注意到他的天份,並引導他探索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世界,為他日後踏入醫學殿堂埋下伏筆。
母親嚴厲背後的無限愛與支持
Ben 的母親雖然出身坎坷,但她是他人生中最堅定的力量。她從小在孤兒院長大,13 歲便結婚,卻發現丈夫另有家庭,只能選擇離婚並獨自撫養兩個兒子。即便不識字,她仍堅信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關鍵,並想盡辦法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機會。
母親對 Ben 的影響深遠,當 Ben 因數學成績不佳而灰心喪志時,母親沒有責罵,而是給予他無比的信心。她總說:「你不是天生注定的失敗者,你能做到任何人能做到的事,甚至能做得更好。」 這份鼓勵成為 Ben 克服人生困難的力量。
然而,這份堅韌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痛苦,母親長期隱瞞她不識字的事實,當兄弟倆問起書本上的知識時,總是以需要新老花眼鏡為由搪塞過去。但隱瞞的結果讓她承受不住壓力,得到憂鬱症,還好她有即時求助心理治療,在住院過後得以重拾健康。
對於這段經歷大家看法不一,然而我認為她十分偉大。由於深深明白自己的痛苦,所以善用公家資源,讓孩子努力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用嚴厲的方式鞭策自己的孩子,為的就是不讓他們步入自己的後塵。這樣的教育方式在歐美國家不常見,但對資源不多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最有效率的翻轉之道。
如今Ben Carson 雖已從醫界退休,但他的醫學成就與人生故事依然令人敬佩。這部電影不僅展現了他身為一名醫師的專業與人性光輝,更讓人思考教育與家庭的深遠影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電影教我們的五件事
責任編輯/林俐
(相關報導:
Netflix懸疑韓劇推薦》保證精采不爛尾!10部必追經典燒腦神劇,不到結局不知道兇手是誰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