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夏天潮濕悶熱,容易滋生蚊蟲,尤其是在晚上熟睡時有蚊子在耳朵旁擾人睡覺,真的令人感到十分痛苦。日前有一名中國網友分享她自製電風扇捕蚊器,才關燈5小時就補到60隻蚊子,效果超好而且還低成本,且無毒無異味,也比市面上賣的捕蚊燈效果還好。
家裡蚊子突然變多怎麼辦?過來人教1招一網打盡
據中國媒體《潇湘晨報》報導指出,一名福建女子因為住在農村的自建房裡,一到夏天蚊子就特別多,可以看到圖片中陳女是利用家中不要的蚊帳套在電風扇前面,並且在電風扇的後面夾上紫光燈,利用蚊子的趨光性來誘捕蚊子,僅僅關燈5個小時就補到了5~60隻蚊子,效果非常好,她指出,捕蚊器是用家裡不要的蚊帳做成的,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利用網紗、或是別的透氣網代替。

昆蟲系教授教3招徹底滅蚊
事實上,中興大學昆蟲學教授杜武俊表示,社區大樓常見的斑蚊、家蚊、叢蚊吸血時段不同,其中家蚊常在半夜出擊,最為擾人,即使住在10樓以上,蚊子仍有可能隨著管線、樓梯、電梯進入家中,防蚊工作可以從消除積水環境、加裝紗窗紗門做起,杜武俊說明,也可以用捕蚊裝置來誘捕蚊蟲,尤其把捕蚊器放置在離地50公分的地方,捕蚊效果最好。
5種人最容易被蚊子叮
代謝科醫師陳潔雯也在粉絲專頁分享,2022年由洛克斐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的三年研究則指出,蚊子的嗅覺主要來自於特殊的「嗅覺受器(olfactory receptors)」,受器主要分布在蚊子的觸角和下顎鬚,負責偵測空氣中的化學分子。其中,蚊子的嗅覺受器對「羧酸」特別敏感,所以皮膚中羧酸濃度較高的人,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如果總是成為蚊子的「行走補蚊燈」,那麼可能要開始關心自身的皮膚狀況。
陳潔雯醫師也點出蚊子最愛的五種人:
一、新陳代謝快的人:
身體代謝旺盛,皮膚細胞更新速度較快,會產生較多皮脂,而皮脂經微生物分解後釋放出更多羧酸,進而吸引蚊子。
二、容易流汗的人
汗水中的成分(如乳酸、氨基酸)會影響皮膚微生物的生態,促使菌叢分解皮脂,增加羧酸的生成,使蚊子更容易鎖定目標。
三、皮膚菌叢豐富的人
皮膚表面的微生物種類與數量較多,細菌會分解皮脂並轉化為多種有機酸,其中羧酸正是蚊子最敏感的氣味之一,使這類人的體味對蚊子特別具吸引力。
四、懷孕中的女性
孕期荷爾蒙變化會導致體溫上升,同時新陳代謝加快,促使皮脂腺與汗腺分泌增加,進而加速羧酸的產生與釋放。
五、愛運動的人
劇烈運動會提升體溫並促進汗腺與皮脂腺的分泌,汗水與皮脂經皮膚菌叢分解後,會釋放更多羧酸,讓蚊子更容易追蹤氣味來源。
想讓蚊子遠離你,陳潔雯醫師也分享4個防蚊小撇步,讓蚊子不再圍繞著你轉:
1. 維持皮膚清潔,減少皮脂堆積
2. 均衡飲食,減少高脂高糖攝取
3. 勤洗手,降低皮膚上的羧酸累積
4. 保持乾爽,降低細菌繁殖機會
資料來源:《潇湘晨報》
責任編輯/林俐
(相關報導: 家裡蚊子一直出現怎麼辦?昆蟲系專家用1招徹底滅蚊,飛進屋前就直接死亡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