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光明燈、貸款利息可以扣嗎?10大報稅常見錯誤別踩,小心被追稅還要罰錢

2025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即將於5月1日開跑,今年報稅制度迎來4大重要變革,民眾可以提早熟悉新規定,提前做好財務規劃。(示意圖/取自pexels)

隨著6月底綜合所得稅申報截止日的臨近,有將近一半的納稅人還沒有完成報稅。台北國稅局也公開「10項常見報稅錯誤」提醒民眾注意常見的報稅雷區。根據過往申報資料,有10個錯誤經常出現,避免重蹈覆轍,才能減少補稅或罰款的風險。

錯誤1. 70歲以上長輩免稅額計算錯誤

以往經常發現,部分民眾在申報扶養70歲以上的長輩時,誤將兄弟姊妹、叔伯、舅舅等非直系尊親屬納入14.55萬元的免稅額範疇。實際上,年滿70歲的直系尊親屬(如父母、祖父母)每人可享有14.55萬元的免稅額,但非直系尊親屬只能按照標準的9.7萬元計算。

錯誤2. 成年子女扶養申報誤區

別再誤把已成年且有謀生能力的子女列入扶養對象!年滿18歲且課稅年度內未在學、未服役或正待業的成年子女,不符合扶養免稅條件,誤報可能導致補稅。

錯誤3. 漏報所得資料

小心!申報時別刪除以憑證下載或稽徵機關查詢的所得資料,也別漏報房租收入、私人借貸利息、海外所得(例如投資境外或大陸基金的配息)、未上市或未上櫃股票交易所得,否則可能面臨補稅風險。

錯誤4. 捐贈扣除額誤列

不是所有的捐款都能列入扣除額!像是點光明燈、參加法會、安太歲或支付入會費等有對價關係的支出,不能當作捐贈扣除額。

錯誤5. 保險費扣除額迷思

要小心,列舉扣除保險費時,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並非同一申報戶,或列入非直系受扶養親屬的保險費,可能會被退件。

錯誤6. 醫藥及生育費列報陷阱

只有在公立醫院、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認定會計紀錄完備正確的診所支出的醫療費用才能列報。醫美、坐月子中心費用、住院餐費和看護費用則不屬於可扣除範圍。

錯誤7. 購屋借款利息申報誤區

不是所有貸款利息都能扣!僅限於用於購屋的借款利息可列舉扣除,修繕貸款、消費性貸款的利息無法申報。

錯誤8. 教育學費扣除額錯誤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僅限於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子女的學費支出,不包含兄弟姊妹的學費

錯誤9. 申報程序未完成

千萬別以為上傳就算完成!若是使用網路申報,必須確認最後已送出,否則可能視為申報未完成,導致延遲罰款。

錯誤10. 逾期更正問題

若在申報截止日後才發現錯誤,無論當初採用哪種申報方式,皆需親自向戶籍所在地的稽徵機關以書面方式提出更正,否則仍會被追稅。 (相關報導: 一動作忘填「多付3萬所得稅」!手機報稅小技巧,「這資料」一定要手動帶入 更多文章

每年報稅季總會有許多狀況發生,多一次確認多一次保障。雖然今年報稅期限是到6月底,但儘早完成避免不小心錯失報稅期限,反而要被多罰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