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台灣驕傲!BBC揭秘台積電美國廠,台灣科技成川普抗中王牌?

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翻攝台積電官網)

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郊外的的沙漠仙人掌叢中,一組非凡的建築群正在悄然拔地而起。它們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與世界的未來。

施工的嗡嗡聲不僅是為了建造一座晶圓廠,更是為了量產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晶片。這項工程首次在美國本土展開,背後的台灣公司承諾將在此投入數十億美元,此舉旨在消除對進口晶片徵收關稅的威脅。

這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家工廠——台積電(TSMC,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製造了全球90%的先進半導體。直到現在,這些晶片都在台灣製造——iPhone中的蘋果晶片、讓ChatGPT運行的英偉達晶片、手提電腦或電腦網路中的晶片,幾乎全都來自台積電。

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Fab 21」受到嚴密保護。不允許使用空白紙張或個人設備,以免設計洩漏。它擁有世界上其中一些最重要的智慧財產權,製造這些晶片的過程也是全球製造業中最複雜、最密集的過程之一。

他們極力保護其中的秘密。台積電獲蘋果與英偉達等重要客戶信任,保管了它們未來產品的設計。

在經過數月申請後,台積電終於允許BBC進入其中,參觀這項被認為是全球最關鍵、最昂貴、最複雜且最重要的製造技術之一的部分轉移過程。

川普政策的代表作

川普時常在演講中提到這座工廠:「台積電是最大的。我們曾經逐步失去晶片產業,現在幾乎都在台灣。他們把它從我們這裡搶走了。」這是他經常重複的說法。

他認為,台積電最近宣布在美國再投資1,000億美元,正是因為他對台灣和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出徵稅威脅而起。

這項在今年3月公布的擴建計畫被川普視為其經濟政策的典型代表——尤其是鼓勵外國企業將工廠遷至美國,以避開高額關稅。

中國也在密切關注這一發展。台灣的晶片製造實力曾被台灣政府稱為「矽盾」,以對抗人們對中國入侵的憂慮。雖然最初的策略,是令台灣在這項關鍵技術上的角色變得不可取代,但疫情期間的供應鏈困境改變了這種思維,因為依賴單一國家的風險很大。

中國聲稱自治的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但台灣認為自己與中國大陸不同。

因此,這座工廠匯聚了全球經濟、尖端科技與地緣政治的各種脈絡,也揭示了川普經濟與外交政策中的核心矛盾。

他視這座工廠為「美國優先」的典範,也是保持美國對中國經濟和軍事優勢的典範。但這些現代微縮奇蹟的製造,本質上需要全球最先進技術的結合與合作。

地球上最潔淨的空間

格雷格·傑克遜(Greg Jackson)是其中一名設施經理。他開著高爾夫球車帶我參觀。他曾經在台灣受訓,而這些工廠幾乎是台積電台灣廠房的複製版。他說:「我會說這些設施大概是全球最先進、最複雜的。」

「這真是一種矛盾的情況:晶片非常小,結構也非常小,但需要擁有所有基礎設施的大型工廠才能製造它們……其複雜性和所需系統的數量令人震驚。 」

在「防塵服大樓」內,員工要穿上防塵衣,穿過一道橋,進入被稱為地球上最潔淨的環境,以保護這些支撐現代世界的微晶片製作過程。 (相關報導: 屏東喜迎歷史時刻!台積電供應鏈聚落落腳科學園區 啟動南台灣科技新紀元 更多文章

工程師康斯坦丁諾斯·尼尼奧斯(Konstantinos Ninios)展示了來自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首批生產的「4奈米」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