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稅的「沉默螺旋」 24萬連署的吶喊與政府的財政考驗

「全民掃一掃!支持政府即刻徵收加熱菸稅捐」掃碼連署活動,短短九天逾24萬人響應參與。(資料照,圖/CLEAR AIR大聯盟提供提供)

在總統賴清德就職滿週年的扉頁上,一場源自民間、名為「全民掃一掃!支持政府即刻徵收加熱菸稅捐」的掃碼連署運動,以驚人的24萬人次,寫下了一筆不容忽視的註腳。這不單是數字的堆疊,更像是一面無聲的鏡子,映照出公民社會對「健康台灣」的殷切期盼,以及新政府在財政與公共衛生交叉路口的微妙挑戰。這場「沉默螺旋」般的民意匯聚,能否叩響總統府的大門,考驗著新政府的傾聽與回應智慧。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勾勒了普篩癌症、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推動數百億元健康深耕計畫的宏大藍圖,展現了對全民健康的擘畫。然而,這些願景的實現,需要穩健的財政為基石。此時,超過24萬民眾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了「加熱菸稅捐」,他們用手機掃碼,而非傳統的街頭抗議或陳情,悄然遞交了一份關於財政正義與國民健康的「公民考卷」。

「全民掃一掃!支持政府即刻徵收加熱菸稅捐」的掃碼連署運動,已有超過24萬人次響應。
「全民掃一掃!支持政府即刻徵收加熱菸稅捐」的掃碼連署運動,已有超過24萬人次響應。

《菸害防制法》規範下,加熱菸品須經健康風險評估才能合法上市。然而,審查延宕逾790天,合法管道的缺席,反而成了走私黑市的沃土。據估計,每年高達200億元的稅收因此流失,這筆天文數字,原可成為「健康台灣」政策的活水,如今卻在稅網之外無聲蒸發。這不僅是財政漏洞,更是對公共衛生的潛在戕害,未經檢驗的非法菸品,正悄悄侵蝕著國人健康,尤其對青少年與弱勢族群構成雙重衝擊。

活動發起人彭華幹分享連署期間的數個縮影,這些故事如同一支支溫度計,測量著民間對政府作為的期待與急迫感。一位仰賴長照的輪椅長者,在家護協助下艱難掃碼,懇求政府勿讓長照3.0資源中斷;總統府前,癌症病患家屬掃碼支持,因為「癌症新藥基金」的曙光,讓他們在病痛中看見了希望。其中那位街頭攔下宣傳車的護理師,她道出了基層醫護長期面臨的過勞與低薪困境,以及對醫療資源充裕的深切期盼。

這場「全民掃一掃!」運動,不僅僅是數字的累積,更是來自底層社會的一種民意迴響。在賴清德總統就職滿週年的節點上,這份來自民間的「禮物」,究竟是會被視為沉重的考驗,抑或是推動改革的助力?這份凝聚了24萬人健康期待的連署,正等待著新政府清晰而有力的回應。 (相關報導: 信任度有待提升 英國宣布自動駕駛將至少延後到 2027 年下半年才開放 更多文章